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岁杪再得殿卿书却寄》。诗中描绘了春天到来时,雁池边的景象,以及诗人收到友人书信后的喜悦心情。
“连札雁池来”,开篇以“连札”形容书信之多,犹如大雁成群飞来,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诗人收到友人书信的情景。“雁池”则暗示了书信的来源,可能是远方的朋友通过水路传递而来,充满了诗意和想象。
“春风锦字开”,紧承前句,将书信比作春风中的锦字,既赞美了书信内容的精美,也暗示了春天的到来,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活泼。春风与锦字的结合,不仅体现了季节的变化,也寓意着友情的温暖与美好。
“似看嵩少雪”,这一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友人的书信比作嵩山之雪,表达了对书信内容的珍视和期待。嵩山之雪在古代文学中常被用来象征高洁、纯洁,这里借以表达诗人对友人情谊的深厚与纯净。
“把酒上平台”,最后两句描绘了诗人收到书信后的心情和行动。他举杯饮酒,登上平台,一边品味美酒,一边欣赏春日美景,享受着与友人交流带来的快乐与满足。这一场景充满了生活情趣,也体现了诗人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天来临、友人书信带来温馨与喜悦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