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唐寺

天台国清寺,天下称四绝。

我来举唐游,于中更无别。

蘖木划断云,高峰顶积雪。

槛外一条溪,几回流碎月。

形式: 古风

翻译

天台国清寺,天下称四绝。
我来举唐游,于中更无别。
蘖木划断云,高峰顶积雪。
槛外一条溪,几回流碎月。

注释

天台:指天台山。
国清寺:位于浙江天台山的一座著名古寺。
四绝:极佳的四绝之处,可能指寺庙的风景或历史地位。
举:游览。
唐游:唐代的游历。
别:特别,与众不同。
蘖木:新生的树木,这里可能指山中的树木。
划断:穿透、划破。
云:云层。
高峰:高耸的山峰。
积雪:覆盖着积雪。
槛:栏杆,这里指寺庙的围墙。
溪:小溪。
碎月:破碎的月影,形容月光在水中的倒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艺术加工。"天台国清寺"开篇即点明了背景,将读者带入一个著名且神秘的空间。"天下称四绝"则是对这座寺庙地位的一种肯定,显示出它在当时的声望。

接着诗人提到"我来举唐游",这里的"举"字用得十分巧妙,可以理解为诗人借古人之行以映衬自己,也可能是指通过自己的游历来传承和发扬光大。"于中更无别"则透露出诗人对这次旅行的独特感受,似乎在说,即便是在这样一个众所周知的地方,他也有着自己不为人知的心得。

下面两句"蘖木划断云,高峰顶积雪"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山中的景色。"蘖木"是一种常见的山野植物,它们在这里似乎有了一种划破天际的力量。而"高峰顶积雪"则是对山之高峻和自然之静谧的一种写照,给人以冰清玉洁之感。

最后两句"槛外一条溪,几回流碎月"更显得诗意悠长。"槛外一条溪"描绘了一幅幽静的水景,而"几回流碎月"则是对时间和空间交织的一种美好表达,似乎在说,这里的溪水不仅流淌着清澈之水,更有着月光的馈赠,它们共同编织出一个宁谧而又深远的夜晚。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情感寄托和艺术追求。

收录诗词(1046)

李白(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字:太白
  • 号:青莲居士
  • 生卒年:701年-762年

相关古诗词

同友人舟行游台越作

楚臣伤江枫,谢客拾海月。

怀沙去潇湘,挂席泛溟渤。

蹇予访前迹,独往造穷发。

古人不可攀,去若浮云没。

愿言弄倒景,从此鍊真骨。

华顶窥绝溟,蓬壶望超忽。

不知青春度,但怪绿芳歇。

空持钓鳌心,从此谢魏阙。

形式: 古风 押[月]韵

同王昌龄送族弟襄归桂阳二首(其一)

秦地见碧草,楚谣对清樽。

把酒尔何思,鹧鸪啼南园。

余欲罗浮隐,犹怀明主恩。

踌躇紫宫恋,孤负沧洲言。

终然无心云,海上同飞翻。

相期乃不浅,幽桂有芳根。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同王昌龄送族弟襄归桂阳二首(其二)

尔家何在潇湘川,青莎白石长沙边。

昨梦江花照江日,几枝正发东窗前。

觉来欲往心悠然,魂随越鸟飞南天。

秦云连山海相接,桂水横烟不可涉。

送君此去令人愁,风帆茫茫隔河洲。

春潭琼草绿可折,西寄长安明月楼。

形式: 古风

同吴王送杜秀芝赴举入京

秀才何翩翩,王许回也贤。

暂别庐江守,将游京兆天。

秋山宜落日,秀水出寒烟。

欲折一枝桂,还来雁沼前。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