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家夏日九首(其一)

寂寞坐山家,萧条玩物华。

树奇全拥石,蒲长半侵砂。

池光连壁动,日影对窗斜。

石榴兼布叶,金簦唯作花。

落藤斜引蔓,伏笋暗抽芽。

高卧长无客,方知人事赊。

形式: 排律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山中夏日的一幅宁静而生动的画面。诗人王绩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居生活的闲适与自然之美。

首句“寂寞坐山家”,开篇即点明了环境的静谧与诗人的孤独感,但这种孤独并非消极,而是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一种状态。接着,“萧条玩物华”一句,通过“萧条”二字,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又富含生机的氛围,诗人在这里欣赏着自然界的美好,享受着与世隔绝的宁静。

“树奇全拥石,蒲长半侵砂。”这两句细致地描绘了山间独特的景致,树木奇特地环绕着岩石,蒲草生长,部分浸入沙石之中,展现出自然界的多样性和生命力。

“池光连壁动,日影对窗斜。”描绘了水边景色的动态美,池水映照着墙壁,仿佛在轻轻摇曳;而日光斜照进窗户,光影交错,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和时间的流动感。

“石榴兼布叶,金簦唯作花。”石榴树上绿叶与红果相映成趣,金黄色的花蕾点缀其间,色彩鲜明,充满生机。

“落藤斜引蔓,伏笋暗抽芽。”藤蔓从高处垂下,蜿蜒曲折,笋芽悄悄地在地下生长,预示着新生与希望。

“高卧长无客,方知人事赊。”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独居山中的生活状态,远离尘嚣,与世隔绝,内心世界得以宁静,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人世间的浮躁与短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中夏日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是一首富有哲思与艺术魅力的佳作。

收录诗词(123)

王绩(隋末唐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隋末举孝廉,除秘书正字。不乐在朝,辞疾,复授扬州六合丞。时天下大乱,弃官还故乡。唐武德中,诏以前朝官待诏门下省。贞观初,以疾罢归河渚间,躬耕东皋,自号“东皋子”。性简傲,嗜酒,能饮五斗,自作《五斗先生传》,撰 《酒经》、《酒谱》。其诗近而不浅,质而不俗,真率疏放,有旷怀高致,直追魏晋高风。律体滥觞于六朝,而成型于隋唐之际,无功实为先声

  • 字:无功
  • 号:东皋子
  • 籍贯: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
  • 生卒年:约590~644

相关古诗词

山家夏日九首(其二)

隐士长松壑,先生孤竹丘。

溪深常抱冻,涧冷镇含秋。

九春宁解褐,五月自披裘。

谁信汤年旱,山燋金石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山家夏日九首(其三)

山中旧可安,无处不盘桓。

岭涩攀藤易,岩崎策杖难。

药供无限食,石起自然坛。

树密檐偏冷,泉深阶镇寒。

松根聊入酿,竹实试调丹。

孔淳书数帙,朝朝还自看。

形式: 排律 押[寒]韵

山家夏日九首(其四)

岩居何啻好,野性本规閒。

青松生户侧,奔泉涌砌间。

老父循浑沌,稚子服斑斓。

自得为巢许,无劳买却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山家夏日九首(其五)

追凉剩不归,高卧隐松闱。

野竹栏阶种,岩花入户飞。

涧幽人路断,山旷鸟啼稀。

不特嫌周粟,时时须采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