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际

杳杳渔舟破暝烟,疏疏芦苇旧江天。

那堪流落逢摇落,可得潸然是偶然。

万顷白波迷宿鹭,一林黄叶送残蝉。

兵车未息年华促,早晚闲吟向浐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远处的渔舟穿过傍晚的薄雾,稀疏的芦苇丛中是古老的江天。
流离失所时又正值秋叶飘零,怎能不心生感伤,这是否只是偶然。
广阔的水面模糊了归巢的白鹭,一片树林中黄叶伴着残蝉声消逝。
战乱不停,岁月匆匆,不知何时才能在浐川悠闲地吟诗。

注释

杳杳:遥远的样子。
渔舟:捕鱼的小船。
破暝烟:穿透傍晚的烟雾。
流落:漂泊无依。
逢摇落:遇到落叶凋零。
潸然:流泪的样子,这里指悲伤。
万顷:形容面积广大。
白波:白色的水波。
宿鹭:过夜的鹭鸟。
兵车:战争中的战车。
年华促:时光紧迫。
早晚:早晚之间。
浐川:古代河流名,在今陕西西安附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江景图。"杳杳渔舟破暝烟,疏疏芦苇旧江天"中,“杳杳”形容小船在水面上的摇曳模糊,而“渔舟”即渔民的小船;“暝烟”指的是傍晚时分的薄雾或水汽,渔舟破开了这层雾气;“疏疏”则形容芦苇稀疏而有序的样子,这些词语共同营造出一种淡远的江景氛围。

"那堪流落逢摇落,可得潸然是偶然"中的“那堪”是一种怀疑或反问的语气,诗人在询问什么时候能遇到这般美好的落叶之景;“流落”指的是树叶随风飘落,“逢摇落”则是遇见了这种自然界的美好,而“可得潸然是偶然”表达了一种对美景难以长久拥有、只能偶尔领略的感慨。

"万顷白波迷宿鹭,一林黄叶送残蝉"中,“万顷白波”形容江水浩瀚而波涛汹涌,"宿鹭"则是夜晚栖息在岸边的鹭鸟;“一林黄叶”指的是秋天树木变色的景象,而“送残蝉”则是在描绘蝉虫随着落叶纷飞的画面。

最后,“兵车未息年华促,早晚闲吟向浐川”表达了诗人对战争连绵不断、时光飞逝的感慨,以及他希望能够在战争喧嚣中找到片刻宁静,以便向往那远方的浐川(浐水流经古代楚国地界,后成为隐逸之士所向往的地方),吟咏诗词以寄托自己的情感。

这首诗通过对秋江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人生易逝、时光难驻的感慨,以及对内心宁静与远方理想之地的向往。

收录诗词(324)

郑谷(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曾与许裳、张乔等唱和往还。原有集,已散佚,存《云台编》

  • 字:守愚
  • 号:“芳林十哲”
  • 籍贯:江西宜春市袁州区
  • 生卒年:约851~910

相关古诗词

江梅

江梅且缓飞,前辈有歌词。

莫惜黄金缕,难忘白雪枝。

吟看归不得,醉嗅立如痴。

和雨和烟折,含情寄所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池上

池榭惬幽独,狂吟学解嘲。

露荷香自在,风竹冷相敲。

丧志嫌孤宦,忘机爱澹交。

仙山如有分,必拟访三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肴]韵

雨向莎阶滴未休,冷光孤恨雨悠悠。

船中闻雁洞庭宿,床下有蛩长信秋。

背照翠帘新洒别,不挑红烬正含愁。

萧骚寒竹南窗静,一局闲棋为尔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村复间松。

移得萧骚从远寺,洗来疏净见前峰。

侵阶藓拆春芽迸,绕径莎微夏荫浓。

无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