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穷秋漫漫蒹葭雨,裋褐休休白发翁。
范子归来思狡兔,吕公何意兆非熊。
渔收亥日妻到市,醉卧水痕船信风。
四海租庸人草草,太平长在碧波中。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个穷秋时节,芦苇飘雨的凄清景象,主人公是一位穿着简陋的白发老翁。他似乎在思考范蠡归隐后的闲适生活,暗含着对功名的反思。诗人引用吕尚梦见非熊的典故,暗示老翁期待着不平凡的际遇。接下来,渔夫在亥日满载而归,妻子则前往市场,而他则醉卧舟中,任凭船儿随风漂流。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忧虑,虽然表面看似太平,但百姓生活的艰辛和租税的沉重让人担忧,希望能在碧波中寻得一丝安宁。整体上,这是一首寓言式的诗,借渔父的生活状态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批判与理想中的和谐社会的向往。
不详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光禄九男君独秀,赋名几与景仁班。
淹留州县看恬默,出入风波笑险艰。
遗爱蜀中三郡有,退身林下十年閒。
山川英气消磨尽,昨日华堂作土山。
毁誉盖棺了,于今名实尊。
哀荣有王命,终始酌民言。
蝉冕三公府,深衣独乐园。
公心两无累,忧国爱元元。
献纳无虚日,居然迹已陈。
清班区玉石,宝历顺星辰。
更化思鸣鵙,遗书似获麟。
易名无异论,今代两三人。
国在多艰日,人如大雅诗。
忠清俱没世,孝友是生知。
加璧延诸老,櫜弓抚四夷。
公身与宗社,同作太平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