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十亩山田近石涵,村居风俗旧曾谙。
帘前白艾惊春燕,篱上青桑待晚蚕。
云暖采茶来岭北,月明沽酒过溪南。
陵阳秋尽多归思,红树萧萧覆碧潭。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乡村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农村生活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一种归隐田园、享受平淡生活的情怀。
“十亩山田近石涵,村居风俗旧曾谙。”开篇即设定了一个具体的地理位置——石涵村附近有十亩的山田,而诗人对这个村庄及其风俗都非常熟悉。这里已经透露出一种亲切和归属感。
“帘前白艾惊春燕,篱上青桑待晚蚕。”帘前白艾可能是指屋前的野草,而惊飞的春燕则是春天到来的象征;篱上青桑即桑树萌生新叶,晚蚕即桑枝上的蚕虫,这两句通过对家居生活的观察,捕捉到了季节更迭和生命更新的美好。
“云暖采茶来岭北,月明沽酒过溪南。”这一段写的是劳作与享受,云暖时采茶,月明夜晚沽酒,这两句诗勾勒出一个宁静安逸的生活场景,同时也反映了田园生活中的辛勤和乐趣。
“陵阳秋尽多归思,红树萧萧覆碧潭。”末尾两句诗转入秋天,对于即将过去的季节,诗人心生怀念之情。陵阳秋尽,山林间落叶纷飞,形成一片片金红色的景致,而“红树萧萧覆碧潭”则是对这一景象的细腻描绘。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和田园生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平静乡村生活的向往,以及在秋天即将结束时所产生的深情思念。
不详
唐代诗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城高不可下,永日一登临。
曲槛凉飙急,空楼返照深。
苇花迷夕棹,梧叶散秋砧。
谩作归田赋,蹉跎岁欲阴。
初霁独登赏,西楼多远风。
横烟秋水上,疏雨夕阳中。
高树下山鸟,平芜飞草虫。
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
霁色明高巘,关河独望遥。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鸟散绿萝静,蝉鸣红树凋。
何言此时节,去去任蓬飘。
朝回佩马早凄凄,年少恩深卫霍齐。
斧钺旧威龙塞北,池台新赐凤城西。
门通碧树开金锁,楼对青山倚玉梯。
南陌行人尽回首,笙歌一曲暮云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