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国闲居

贫闲日高起,门巷昼寂寂。

时暑放朝参,天阴少人客。

槐花满田地,仅绝人行迹。

独在一床眠,清凉风雨夕。

勿嫌坊曲远,近即多牵役。

勿嫌禄俸薄,厚即多忧责。

平生尚恬旷,老大宜安适。

何以养吾真,官闲居处僻。

形式: 古风

翻译

贫穷而悠闲,常常日上三竿才起床,门前小巷整日寂静无声。
时值酷暑朝廷免了早朝参拜,天气阴沉人来人往也稀少。
槐花铺满了田野,几乎不见人的足迹。
独自一人在床榻上安眠,凉风秋雨的夜晚格外宁静。
不要嫌弃这里的坊巷偏远,近处可能使人忙碌牵绊。
也不要嫌俸禄微薄,丰厚了反而会增添许多忧虑和责任。
平生崇尚恬淡旷达,年老更应安逸舒适。
如何养护我的本真,便是官职清闲,居住之地僻静。

注释

贫闲:贫穷且悠闲。
门巷:门前的小巷。
昼寂寂:白天十分寂静。
时暑:炎热的时节。
放朝参:朝廷暂停早朝。
天阴:天气阴沉。
少人客:行人稀少。
槐花:一种夏季盛开的树木花朵。
仅绝:几乎完全没有。
人行迹:人的足迹。
独在:独自一人。
清凉:凉爽。
风雨夕:刮风下雨的夜晚。
勿嫌:不要嫌弃。
坊曲:街巷。
远:偏远。
牵役:被事务牵绊。
禄俸:官员的俸禄。
薄:微薄。
厚:丰厚。
忧责:忧虑和责任。
恬旷:恬淡旷达的生活态度。
老大:年老。
宜:应该。
养吾真:养护自己的本真。
官闲:官职清闲。
居处:居住的地方。
僻:偏僻。

鉴赏

诗人通过描述平凡的日常生活,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满足。"贫闲日高起,门巷昼寂寂"描绘出一个宁静而清贫的早晨景象,时间仿佛在这里变得缓慢。"时暑放朝参,天阴少人客"则是说炎热的夏季午后,天气阴沉,街道上行人稀少,营造出一种闲适与宁静的氛围。

"槐花满田地,仅绝人行迹"中,槐花象征着平凡而美好的生活,而"仅绝人行迹"则显示出一个几乎没有人迹的宁静空间。接着的"独在一床眠,清凉风雨夕"展现了诗人对孤独但却清凉舒适的午睡的享受。

以下几句"勿嫌坊曲远,近即多牵役。勿嫌禄俸薄,厚即多忧责"则是告诫自己不要因为家宅偏远而感到抱怨,因为接近城市反而会有更多的世俗羁绊和烦恼;同样,不要嫌弃微薄的俸禄(官员的薪水),因为过厚的待遇往往伴随着更多的忧虑和责任。

"平生尚恬旷,老大宜安适"表达了诗人对一生中保持宽厚性情的追求,以及到了老年,更应该享受宁静安逸的生活。最后,"何以养吾真,官闲居处僻"则是诗人在探寻如何养护自己的本真,同时也在强调选择远离喧嚣、安于平淡的生活方式。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追求宁静、简朴与自我本真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昼寝

坐整白单衣,起穿黄草屦。

朝餐盥漱毕,徐下阶前步。

暑风微变候,昼刻渐加数。

院静地阴阴,鸟鸣新叶树。

独行还独卧,夏景殊未暮。

不作午时眠,日长安可度。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枯桑

道傍老枯树,枯来非一朝。

皮黄外尚活,心黑中先焦。

有似多忧者,非因外火烧。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洗竹

布衾寒拥颈,毡履温承足。

独立冰池前,久看洗霜竹。

先除老且病,次去纤而曲。

剪弃犹可怜,琅玕十馀束。

青青复籊籊,颇异凡草木。

依然若有情,回头语僮仆。

小者截鱼竿,大者编茅屋。

勿作彗与箕,而令粪土辱。

形式: 古风

洛下卜居

三年典郡归,所得非金帛。

天竺石两片,华亭鹤一只。

饮啄供稻粱,包裹用茵席。

诚知是劳费,其奈心爱惜。

远从馀杭郭,同到洛阳陌。

下担拂云根,开笼展霜翮。

贞姿不可杂,高性宜其适。

遂就无尘坊,仍求有水宅。

东南得幽境,树老寒泉碧。

池畔多竹阴,门前少人迹。

未请中庶禄,且脱双骖易。

岂独为身谋,安吾鹤与石。

形式: 古风 押[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