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墨竹

坡仙写竹如写字,指端所出皆酒气。

意态飞扬若有神,风格老来还妩媚。

鹅群鸿爪沙水明,凤翥鸾翔山月霁。

流传戏墨在人间,拭拂一枝看仔细。

形式: 古风

翻译

苏东坡描绘竹子如同书写,笔尖流淌的是酒香气息。
竹子的姿态灵动飞扬,仿佛有神韵,即使年老,风格依然娇媚。
白鹅展翅,鸿雁踏过沙滩,水面清晰可见,山间月色明亮,凤凰高飞,鸾鸟轻舞。
他的画作在人间流传,人们仔细擦拭一枝竹子,欣赏其中的墨迹。

注释

坡仙:指苏东坡。
写竹:描绘竹子。
如写字:如同书写。
皆:都。
酒气:酒香气息。
意态:姿态。
飞扬:灵动飞扬。
若有神:仿佛有神韵。
风格:艺术风格。
老来:年老时。
还:依然。
妩媚:娇媚。
鹅群:白鹅成群。
鸿爪:鸿雁的足迹。
沙水明:沙滩水面清晰。
凤翥:凤凰展翅。
鸾翔:鸾鸟飞翔。
山月霁:山间月色明亮。
流传:流传。
戏墨:戏耍墨迹。
人间:人间流传。
拭拂:擦拭。
一枝:一株竹子。
看仔细:仔细欣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书画艺术家在创作时的情景,通过对竹的写生来比喻其笔触之雄浑,如同饮酒后的醉态。"坡仙"指的是唐代诗人、画家苏轼,他的书法与绘画风格均被后世称道。这首诗开篇即以"坡仙写竹如写字,指端所出皆酒气"来形象地表达了艺术家的才华和他笔下作品所散发的非凡气质。

"意态飞扬若有神"一句则描绘出了画家创作时的神采飞扬,以及其作品中蕴含的一种超然脱俗的精神。接下来的"风格老来还妩媚"表明即便是年纪渐长,艺术家的风格依旧保持着一种柔和而不失雄浑的美感。

接着,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来烘托画中的意境。"鹅群鸿爪沙水明,凤翥鸾翔山月霁"一句中,“鹅”可能是“雁”的误用,意指雁足或雁行,这里的比喻表达了竹的线条之清晰与流畅,而"凤翥鸾翔"则形容画中的山水景象雄伟而又不失灵动。

最后两句"流传戏墨在人间,拭拂一枝看仔细"表达了艺术家对笔墨的玩索与享受,以及观者在欣赏时那种细腻入微的态度。这首诗通过描绘画家的创作状态和作品风格,展现了一种高超的艺术境界,同时也传递出诗人对于书画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热爱。

收录诗词(392)

谢肃(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莺啼序

离骚困吟梦醒,访台城旧路。

问流水、东入沧溟,还解流转西否。

乌衣梦、浪传故国,晴烟冉冉宫墙树。

念吟魂凄断,待随燕子来去。

回首十年,阑锦花场,趁吟云赋雨。

可曾对、宝瑟知音,高轩为谁轻驻。

倚东风、愁长笑短,水云深、春江日暮。

伴羁怀,唯有征衫,贮寒半缕。

高情谩赋,蕙带兰襟,蛾眉古来相妒。

英雄到、江南易老。后来谁更,风景伤心,泪沾樽俎。

登山宴水,横江酹酒,倾将慷慨酬形势,付兴亡、一笑翻歌舞。

独醒难继山公,上马旌旗动,又还惊起鸥鹭。

危亭恨极,落尽寒香,怕道断肠句。

有多少、行星翠点,春浅寒深,孕粉藏香,蝶清蜂瘦。

因孤彩笔芳笺,拟待倩取游丝,系却离绪。

旋□□、写入鸣弦柱。曲高调古。

更人何在,谁比和、此幽素。

形式: 词牌: 莺啼序

赠叠山先生

后土茫茫两屩行,纲常事重此身轻。

大江有士一人半,千载见君双眼明。

俯仰元无愧今古,英雄何必尽公卿。

早知莫卖成都卜,省得人知大隐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挽赵秋晓

枕窍荣名未一炊,谷陵事异剩堪悲。

应嗟公子犹麟趾,无奈宗周已黍离。

更恨并州同逆旅,何堪蒿里致哀词。

诗书种有诸郎在,公死犹如未死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赴建康过京口呈刘季高

客路重经黄鹄前,故人仍得暂留连。

长枪大剑笑安用,白发苍颜空自怜。

照野已惊横雉堞,蔽江行见下楼船。

灞陵醉尉无人识,漫对云峰说旧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