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叠山先生

后土茫茫两屩行,纲常事重此身轻。

大江有士一人半,千载见君双眼明。

俯仰元无愧今古,英雄何必尽公卿。

早知莫卖成都卜,省得人知大隐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在广袤的土地上,我们艰难前行,深知伦理责任重大,个人微不足道。
长江中才子众多,如同半数人口,千年时光里遇见你,目光如炬,洞察一切。
无论俯视还是仰望,心中无愧于古今,英雄不必拘泥于高官显位。
早知今日,当初不应出仕为官算命,以免泄露大隐者的真正名声。

注释

后土:大地。
茫茫:广大无边。
两屩行:艰难行走。
纲常:伦理道德。
事重:责任重大。
身轻:个人微不足道。
大江:长江。
士一人半:才子众多,仿佛占人口的一半。
双眼明:目光敏锐。
俯仰:上下、古今。
愧今古:无愧于古今之人。
英雄:英雄人物。
尽公卿:全部成为高官。
成都卜:出仕算命。
大隐名:大隐士的真实姓名。

鉴赏

这首诗是一位女性词人的作品,她以独特的视角和情感深度,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不随波逐流的人生态度。"后土茫茫两屩行,纲常事重此身轻"表达了诗人面对广阔的大地和沉重的社会规则时,自身却感到异常的轻盈,这种感觉可能源于她内心深处的超然物外之感。

接着的"大江有士一人半,千载见君双眼明"中,大江往往象征着历史的长河,而"一人半"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英雄豪杰的独特认知。在时间的洪流中,只有那些真正睿智、洞察世事的人物才能被历史所铭记,且不论时代远近,他们的眼神都显得格外明亮。

"俯仰元无愧今古,英雄何必尽公卿"这一句,则是诗人对于英雄主义的一种反思。这里的"俯仰"指的是历史的长河,诗人认为真正的英雄不需要向世人证明什么,他们的心灵和行为早已超越了时代的局限,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感到愧疚。而且,诗人质疑了一贯以来的英雄观,认为并非所有被称为英雄的人物都配得上这个名头。

最后两句"早知莫卖成都卜,省得人知大隐名"则是诗人对于个人隐私和人生的选择的肯定。她似乎在说,如果早知道不应该将自己的隐私(比喻地用“成都卜”表示)暴露给世人,那么现在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人来打探她的内心世界,进而获得了一个"大隐"的美名。这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自我保护和个人空间的重视。

总体来说,这首诗展现了一种独特的女性智慧和对生活、英雄主义乃至个人隐私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1)

叶爱梅(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赵秋晓

枕窍荣名未一炊,谷陵事异剩堪悲。

应嗟公子犹麟趾,无奈宗周已黍离。

更恨并州同逆旅,何堪蒿里致哀词。

诗书种有诸郎在,公死犹如未死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赴建康过京口呈刘季高

客路重经黄鹄前,故人仍得暂留连。

长枪大剑笑安用,白发苍颜空自怜。

照野已惊横雉堞,蔽江行见下楼船。

灞陵醉尉无人识,漫对云峰说旧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石井

神龙傲幽蛰,睡美得所安。

宇宙岂不广,敛收寄深蟠。

不知九地藏,何似海滨宽。

谩作无底窦,言依小巑岏。

微流出绀地,碧玉储清寒。

乱木共苍翠,佛宫荫檀栾。

宁怀帝者家,未暇排云端。

油云有时去,雾雨森濛漫。

聊从老农戏,旱魃不可干。

客行度嵌岩,尘土疲跨鞍。

愿借壁间瓢,一饮凉肺肝。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鹅湖山

鹅王牧群鹅,浊世肯下游。

积水近天阙,有时戏沉浮。

老禅天人师,领略倾九州。

初开选佛场,坐断诸峰头。

当时江东西,海纳吞众流。

岁晚徙山麓,华堂跨龙楼。

至今韦公碑,照耀苍崖幽。

陈迹记往昔,登临纵冥搜。

重来岁月疾,俯仰五十秋。

抚事一太息,何从问马牛。

惟馀拱把木,百尺环道周。

成坏各有时,干戈今少休。

空怀三宿恋,为汝半日留。

钟声远送客,雾雨昏林丘。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