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赵秋晓

枕窍荣名未一炊,谷陵事异剩堪悲。

应嗟公子犹麟趾,无奈宗周已黍离。

更恨并州同逆旅,何堪蒿里致哀词。

诗书种有诸郎在,公死犹如未死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名声还未稳固就像一顿饭的功夫,谷陵往事令人感慨万分,只剩悲伤。
应该感叹公子你仍有高贵品质,可惜周朝的辉煌已成过去,如同黍离之悲。
更令人痛心的是并州也成了流亡之地,怎能忍受在荒野中为你的离去写下哀歌。
家中还有读书的儿郎,你的离去对他们来说就像你还活着一样。

注释

枕窍:比喻声名未显。
荣名:显赫的名声。
未一炊:比喻时间短暂。
谷陵:历史上的地名,这里代指过去的荣耀。
事异:世事变迁。
剩堪悲:只剩下悲伤。
公子:贵族子弟。
犹麟趾:比喻有高尚品德。
宗周:指周朝。
黍离:《诗经》中的篇目,象征国家衰败。
并州:古代地名,这里指流亡之地。
逆旅:旅途中的暂居之处,比喻流亡生涯。
蒿里:古诗中常用来指代墓地。
致哀词:表达哀悼的诗词。
诗书:指学问和教育。
诸郎:众多儿子。
公死:指去世的人。
犹如未死时:好像他还活着。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叶特所作的《挽赵秋晓》。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无限哀愁和对故人的深切怀念。

“枕窍荣名未一炊”表达了诗人对于往昔荣耀的回忆,"未一炊"形象地描绘出时间流逝得如此迅速,而那些曾经的辉煌已经随风而去。接下来的“谷陵事异剩堪悲”,则透露出对过往美好时光无法重现的哀伤。

“应嗟公子犹麟趾,无奈宗周已黍离”一句中,“公子”可能指的是诗人所仰慕的高贵或理想化的人物,而“犹麟趾”则是形容其难以再现。"无奈宗周已黍离"表达了对已经消逝的时代和传统的无力感。

更令人感到悲哀的是,“并州同逆旅”中的“并州”,在古代曾是兵家必争之地,这里提及它,可能是在暗示某种共通的命运或者共同经历过的艰难时光,而“何堪蒿里致哀词”则表达了诗人想要通过诗歌来寄托哀思。

最后两句,“诗书种有诸郎在,公死犹如未死时”," 诗书"可能指的是诗人的文化背景或精神寄托,而“种有诸郎在”意味着即便是在现实中已不复存在的人物,在诗中的形象依旧生动。末了的“公死犹如未死时”则是对逝者的怀念之情,表达了即便人去世,但在诗人的记忆和文字里,他仿佛仍然存活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一位宋代诗人对于过去美好的回忆,以及对逝者的深切哀思。

收录诗词(1)

叶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赴建康过京口呈刘季高

客路重经黄鹄前,故人仍得暂留连。

长枪大剑笑安用,白发苍颜空自怜。

照野已惊横雉堞,蔽江行见下楼船。

灞陵醉尉无人识,漫对云峰说旧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石井

神龙傲幽蛰,睡美得所安。

宇宙岂不广,敛收寄深蟠。

不知九地藏,何似海滨宽。

谩作无底窦,言依小巑岏。

微流出绀地,碧玉储清寒。

乱木共苍翠,佛宫荫檀栾。

宁怀帝者家,未暇排云端。

油云有时去,雾雨森濛漫。

聊从老农戏,旱魃不可干。

客行度嵌岩,尘土疲跨鞍。

愿借壁间瓢,一饮凉肺肝。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鹅湖山

鹅王牧群鹅,浊世肯下游。

积水近天阙,有时戏沉浮。

老禅天人师,领略倾九州。

初开选佛场,坐断诸峰头。

当时江东西,海纳吞众流。

岁晚徙山麓,华堂跨龙楼。

至今韦公碑,照耀苍崖幽。

陈迹记往昔,登临纵冥搜。

重来岁月疾,俯仰五十秋。

抚事一太息,何从问马牛。

惟馀拱把木,百尺环道周。

成坏各有时,干戈今少休。

空怀三宿恋,为汝半日留。

钟声远送客,雾雨昏林丘。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赠胡季昭

澹庵久死瘴江滨,依旧归来侍禁宸。

浩叹宗孙长去国,从知志士不谋身。

皇天若假令多算,圣代终无弃□□。

我时阅报痛生哀,洒泪南詹吊象台。

今日方知公有子,皇天祐善世生才。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