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前题,叠前韵三首(其四)

猛拍还须惜。按歌时、弓鞋暗点,总谐工尺。

雅与罗衫珠钏近,花落微闻叹息。

料清梦、扶持无力。

风露渐凉抛汝去,隔纹窗、似妒罗帷碧。

还为汝,永今夕。抽钗画字都无迹。

倚轻躯、朝朝暮暮,泪珠弹湿。

此亦天然南郭几,一任深凭浅立。

算一日、摩挲六七。

欲报玉人亲切意,不信余、请视通身漆。

较枕簟,孰疏密。

形式:

鉴赏

这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一段深情厚谊,通过描绘主人公对某物(可能是乐器或饰品)的珍爱和怀念,展现了他对逝去美好时光的追忆。"猛拍还须惜"表达出对过去技艺的留恋,"按歌时、弓鞋暗点,总谐工尺"则暗示了与音乐相伴的共同记忆。"雅与罗衫珠钏近,花落微闻叹息",将物品与人的亲密关系刻画得生动,仿佛能听见花落时的低语和叹息。

"风露渐凉抛汝去",透露出离别之感,"隔纹窗、似妒罗帷碧"则赋予物品以情感,仿佛它在嫉妒主人公对过去的怀念。"还为汝,永今夕"表达了对过去的执着和对未来的期盼。接下来的"抽钗画字都无迹",可能是指回忆中的某个细节,已经模糊不清。

"倚轻躯、朝朝暮暮,泪珠弹湿",描绘了主人公日复一日的思念,"此亦天然南郭几"暗示了这份情感的真挚。"摩挲六七"则写出主人公频繁地触碰物品,试图找回那份熟悉的感觉。结尾处,"欲报玉人亲切意"是对对方的深深感激,"不信余、请视通身漆"则是对自己情感的表白,表明无论时间如何流逝,他对这份感情的热度不减。

整首词语言婉转,情感深沉,通过对物品的描绘,传达了主人公对往昔生活的怀念和对爱情的执着。

收录诗词(722)

樊增祥(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金缕曲(其五)

十笏青苔地。抱银墙、猩红一角,小时游戏。

斗草簸钱难瞒汝,鹦鹉能言一二。

浑不似、如今情事。

海样春光围不住,九回肠、彼此相牵系。

香草长,女媭詈。早为西漆南油计。

更东头、花砖补罅,自将愁砌。

方胜连环新花样,心眼如人静细。

算世上、惟君堪倚。

花落花开都见惯,任暄凉、不改扶持意。

生硬处,转严媚。

形式:

金缕曲(其六)

一晌檐花暝。界朱廊、轻虹两道,雁行严整。

七宝楼台谁嵌砌,雅称红薇画省。

与玉槛、瑶轩同凭。

漫说梧桐长短事,视鹤高、松矮皆平等。

庭草绿,鸟声静。云屏十二遥相并。

倩谁传、红情曲折,玉箫吹冷。

不许百花弹压汝,只恐花心未肯。

便风雨、漂摇何损。

合与芳梅同写照,看水边、月下横斜影。

闲倚玉,玩清景。

形式:

金缕曲(其七)前题用丙子韵

嫩漆青于柳。尽萦回、纱窗粉壁,绮春时候。

送上湘帘花枝影,亚字中间穿透。

惯早晚、逢迎红袖。

比似郎君施行马,正名花,此中漏。

月宫玉斧留痕否。是何年、修成七宝,至今如旧。

心眼锼空玲珑玉,琐骨亦如人瘦。

重帘下、雨疏云逗。

恰似裙襕西湖景,把六桥、亭子朱丝绣。

流连物,汝为首。

形式:

金缕曲(其八)前题用辛丑韵

刻画浑无迹。似生成、回文锦字,一波三折。

千步廊前与方便,将息吴宫绣屧。

好坐待、碧云新月。

特地展宽檀板样,待春葱、细按霓裳拍。

情宛转,韵清切。嫣红一抹嵰山雪。

任银蟾、自来自去,柳东莲北。

心地空明无限碍,放过穿花蛱蝶。

又却似、疏疏竹节。

愿得遮拦春去路,翠楼人、一世无离别。

金可粉,玉能立。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