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樵采徒为禁,英威岂得从。
定知□路蚁,不畏水中龙。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休烈的作品,名为《过王浚墓二首(其二)》。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表达对逝者的怀念之情,展现了诗人的独特情感与艺术风格。
首句“樵采徒为禁”指的是山林中的樵夫们停止了采集活动,可能是因为某种禁令或是不祥的预兆。这里的“禁”字显得异常沉重,透露出一种被迫的静默与等待。
接着,“英威岂得从”则表达了一种对逝者的怀念和敬畏之情。“英威”指的是逝者生前的勇猛和威严,而“岂得从”则意味着这些英杰之气是否能够被后人所追随。
第三句“定知□路蚁”中的“□”字通常会填充为“幽”或“深”,意指墓道幽深而静谧。这里的“路蚁”形象生动,通过蚂蚁行走在古墓之路上,暗示了时间流逝和历史沧桑。
最后,“不畏水中龙”则是诗人表达自己勇敢无畏的情怀,即便是面对最为恐惧的“水中龙”,也毫无畏惧之心。这一句增添了一种超脱世俗、英勇不屈的精神力量。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逝者英烈气概的追忆,表达了诗人独有的情感和思想,同时也展示了古代文人的高尚品格与审美情趣。
不详
天门街里倒天枢,火急先须卸火珠。
计合一条丝线挽,何劳两县索人夫。
世久荒墟在,白云几代耕。
市廛新草绿,里社故烟轻。
不谨罹天讨,来苏岂忿兵。
谁云殷鉴远,今古在人程。
公子三千客,人人愿报恩。
应怜抱关者,贫病老夷门。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