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通过对比与转折的手法,描绘了两位名为阎的兄弟在历史上的不同命运与成就。首句“八座蝉联属弟兄”以“八座”象征高官显赫的地位,强调了兄弟二人皆为朝廷重臣,地位显赫,如同蝉联的高位,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他们的社会地位和家族荣耀。
接着,“当年门地足辉荣”进一步强调了他们家族的辉煌与荣耀,暗示了其家族背景深厚,世代显赫,为当时社会所瞩目与敬仰。
然而,转折点出现在后两句:“可嗟不富经纶业,唯著丹青制造名。”这里通过“可嗟”表达了对兄弟二人未能在政治、治理国家(经纶业)方面取得显著成就的惋惜之情,反衬出他们在艺术领域(丹青制造)的名声。这不仅揭示了他们个人命运的复杂性,也反映了古代社会中对官员才能与艺术造诣的不同评价标准。
整体而言,这首诗巧妙地运用了对比与转折,既赞美了兄弟俩在家族与社会中的显赫地位,又对其未能在政治领域有所建树表示遗憾,同时肯定了他们在艺术领域的贡献。通过这样的手法,诗人不仅刻画了人物形象,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人才的不同期待与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