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显忠上人

驱马傍驰道,归自许西偏。

高车非旧贵,立避槐树边。

心虽欲往谒,仆馁行不前。

是甘处穷巷,晨笑微生烟。

傥有好事者,扣门与留连。

或有袖中诗,语熟气颇全。

曾不类缁褐,始可令勉旃。

京师百许寺,知几相差肩。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翻译

策马沿着大道疾驰,从许州西部返回。
昔日的高官已不再显赫,我停在槐树下避开他们。
心中虽想拜见,但仆人疲惫,前行受阻。
我甘愿居住在这狭小的巷子,清晨笑对炊烟袅袅。
如果有志趣相投的人,敲门邀请我共度时光。
或许他们会带来藏在袖中的诗篇,言辞流畅,气息饱满。
这些诗才并不像僧侣的朴素,这才值得我倾力交流。
京城里的上百座寺庙,相互间的差距也不过如此。

注释

驰道:大道。
许西偏:许州西部。
高车:昔日显赫的车辆。
槐树边:槐树下。
谒:拜见。
仆馁:仆人疲惫。
穷巷:狭小的巷子。
微生烟:炊烟袅袅。
好事者:志趣相投的人。
留连:共度时光。
袖中诗:藏在袖子里的诗。
语熟气颇全:言辞流畅,气息饱满。
类:像。
缁褐:僧侣的朴素。
京师:京城。
百许寺:上百座寺庙。
相差肩:差距不大。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答显忠上人》,通过对归途中的场景和心境的描绘,展现出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文学交流的期待。首句“驱马傍驰道,归自许西偏”描绘了诗人骑马归来的画面,暗示着旅途的疲惫和方向的选择。接下来,“高车非旧贵,立避槐树边”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的荣华不再的感慨,即使地位有所变化,仍能谦逊地避开槐树以示尊重。

“心虽欲往谒,仆馁行不前”流露出诗人虽然有拜访之意,但因仆从疲倦而未能前行,显示出他的体谅与自我牺牲精神。“是甘处穷巷,晨笑微生烟”则表达了诗人愿意在简陋的环境中自得其乐,清晨时分看到炊烟升起,生活气息浓厚。

“傥有好事者,扣门与留连”预设了一个理想的情景,设想若有志同道合之人来访,他们会一同品诗论文,共享文学的乐趣。“或有袖中诗,语熟气颇全”描绘了诗人期待的交谈场景,希望对方能带来精彩的诗句,言辞流畅,意蕴丰富。

最后两句“曾不类缁褐,始可令勉旃”暗指对方并非世俗之人,有着超越常人的文学素养,这样的交流才会让诗人感到振奋。“京师百许寺,知几相差肩”则以京城寺庙众多,人才济济为背景,强调了显忠上人与众不同的文学才华。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文学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对平淡生活的满足和对知识文化的追求。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答祖择之惠黄雀鲊

李白劝尔莫逐炎洲翠,亦莫近吴宫燕。

尔不听此言,祸患今乃见。

吴火时虽无,越罗日生变。

空知稻粱肥,岂悟杯盘荐。

我不闻尔声,谬成先生馔。

咀嚼勿言非,雉雁犹充膳。

形式: 古风 押[霰]韵

答祖择之遗新罗墨

海上老松苑,霹雳烧瘦龙。

胡人犀皮胶,团煤烟膏浓。

色夺阳乌翅,来涉溟渤重。

君获乃为赠,我谬虫鸟踪。

且作异土玩,不愧西域筇。

形式: 古风 押[冬]韵

答萧渊少府卷

君先大夫临终时,梦中尝赋晓寒歌。

骑龙跨鱼不是诞,直对上帝传吟哦。

才如李贺天亦少,宜其在世尤难多。

文章父子不相似,君今平易祖袭那。

铜铁锦褧各有用,高下安得与等科。

大都精意与俗近,笔力驱驾能逶迤。

野雉五色且非凤,知时善鸣鸡若何。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答韩三子华韩五持国韩六玉汝见赠述诗

圣人于诗言,曾不专其中。

因事有所激,因物兴以通。

自下而磨上,是之谓国风。

雅章及颂篇,刺美亦道同。

不独识鸟兽,而为文字工。

屈原作离骚,自哀其志穷。

愤世嫉邪意,寄在草木虫。

迩来道颇丧,有作皆言空。

烟云写形象,葩卉咏青红。

人事极谀谄,引古称辨雄。

经营唯切偶,荣利因被蒙。

遂使世上人,只曰一艺充。

以巧比戏弈,以声喻鸣桐。

嗟嗟一何陋,甘用无言终。

然古有登歌,缘辞合徵宫。

辞由士大夫,不出于瞽矇。

予言与时辈,难用犹笃癃。

虽唱谁能听,所遇辄瘖聋。

诸君前有赠,爱我言过丰。

君家好兄弟,响合如笙丛。

虽欲一一报,强说恐非衷。

聊书类顽石,不敢事磨砻。

形式: 古风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