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除尚书郎脱刺史绯

亲宾相贺问何如,服色恩光尽反初。

头白喜抛黄草峡,眼明惊拆紫泥书。

便留朱绂还铃阁,却著青袍侍玉除。

无奈娇痴三岁女,绕腰啼哭觅金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亲朋们纷纷祝贺有什么喜事,我身上的服饰颜色又恢复了初时的荣耀。
头发花白,我欣喜地离开了黄草峡,眼前一亮,惊讶地拆开了紫色封泥的诏书。
立刻留在朝廷任职,重归朱绂的官位,却又穿上青袍在玉阶前侍奉。
无奈的是,我那三岁的娇女,围在我腰间啼哭着要找我的金鱼配饰。

注释

亲宾:亲戚朋友。
相贺:互相庆贺。
何如:怎么样,指询问情况。
服色:服饰的颜色。
恩光:帝王的恩宠。
尽反初:完全恢复到起初的状态。
头白:年老,头发花白。
黄草峡:地名,此处代指贬谪之地。
惊拆:惊讶地打开。
紫泥书:古代帝王诏书的封泥为紫色,代指诏书。
朱绂:古代的一种红色官服。
铃阁:指朝廷或官署。
却著:又穿上。
青袍:低级官员的服装。
侍玉除:在朝廷任职,侍奉皇帝。
娇痴:天真娇憨。
三岁女:三岁的女儿。
绕腰:围绕腰部。
啼哭:哭泣。
觅金鱼:金鱼是古代官员的佩饰,此处女儿找金鱼象征找父亲的官职标志。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除夕之际,准备更换新衣以迎接新的岁月。亲朋好友相互庆贺,穿上新衣服,沐浴着恩光,恍如初次得到这些荣耀一样。头发斑白的老人,高兴地抛弃了过去岁月留下的黄草峡,而眼睛清明却惊讶于紫泥书中所记载的事迹。

诗中的“便留朱绂还铃阁”表达了官员对权位的不舍和渴望,然而却不得不穿上青袍侍奉在玉台之上。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也映射出当时社会的种种束缚。

最后两句“无奈娇痴三岁女,绕腰啼哭觅金鱼”则描写了一个场景:一个三岁的小女孩因为寻找玩具金鱼而围着大人啼哭。这既是对纯真童年的一种描绘,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生命中简单快乐的向往。

总体来说,此诗通过对新旧更替、个人命运与社会束缚以及纯真的孩童世界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初罢中书舍人

自惭拙宦叨清贵,还有痴心怕素餐。

或望君臣相献替,可图妻子免饥寒。

性疏岂合承恩久,命薄元知济事难。

分寸宠光酬未得,不休更拟觅何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初致仕后戏酬留守牛相公并呈分司诸寮友

南北东西无所羁,挂冠目在胜分司。

探花尝酒多先到,拜表行香尽不知。

炮笋烹鱼饱飧后,拥袍枕臂醉眠时。

报君一语君应笑,兼亦无心羡保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初授赞善大夫早朝寄李二十助教

病身初谒青宫日,衰貌新垂白发年。

寂莫曹司非热地,萧条风雪是寒天。

远坊早起常侵鼓,瘦马行迟苦费鞭。

一种共君官职冷,不如犹得日高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初著刺史绯荅友人见赠

故人安慰善为辞,五十专城道未迟。

徒使花袍红似火,其如蓬鬓白成丝。

且贪薄俸君应惜,不称衰容我自知。

银印可怜将底用,只堪归舍嚇妻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