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芳信.甲子岁朝春,和邵伯絅

岁华茜。对彩胜风含,桃符尘换。

便向阳欢意,小梅透微暖。

咬春雪脆休孤负,红映屠苏盏。

诧儿童、令节双兼,我曾三见。花甲纪初转。

似地老天荒,五云回盼。应接芳韶,问王谢、旧堂燕。

烧灯挑菜从头数,早拭看花眼。

怕因循、钿毂佳期尚晚。

形式:

鉴赏

这首《探芳信》是夏孙桐在清末近现代初时期的作品,描绘了岁末年初的景象与节日气氛。开篇“岁华茜”三字,以“茜”字形容岁月的辉煌与灿烂,奠定了全词的基调。接下来,“对彩胜风含,桃符尘换”,描绘了新年装饰与传统习俗的场景,彩胜(即彩带)随风飘扬,桃符(门神或春联)更换一新,充满了节日的喜庆氛围。

“便向阳欢意,小梅透微暖”两句,通过向阳而生的欢愉心情与初绽的小梅透露出的微暖,象征着新春的生机与希望。接着,“咬春雪脆休孤负,红映屠苏盏”表达了人们在春节时享受美食与美酒的欢乐,咬春雪脆寓意迎接春天,红映屠苏盏则描绘了节日中热闹的饮宴场景。

“诧儿童、令节双兼,我曾三见”一句,点明了节日的双重意义,以及作者对于这一节日的多次体验,增加了作品的情感深度。接下来,“花甲纪初转”暗示了时间的循环与生命的延续,与“似地老天荒,五云回盼”形成对比,展现了对永恒与变化的思考。

“应接芳韶,问王谢、旧堂燕”则借用了历史典故,表达了对美好时光与过往辉煌的怀念与向往。“烧灯挑菜从头数,早拭看花眼”描绘了元宵节的灯火与赏花活动,预示着新的一年从头开始,充满期待与希望。“怕因循、钿毂佳期尚晚”则提醒人们珍惜时光,不要让美好的机会稍纵即逝。

整体而言,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岁末年初的节日景象,融合了自然、民俗、历史与个人情感,展现了作者对生活、时间与变化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516)

夏孙桐(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柳梢青.汪仲虎柳岸晓风填词图,为悼亡作

画里腰身。楼头眼色,烟外眉痕。

载酒人归,渡江歌杳,何处香尘。一钩残月如银。

带惨绿、藏鸦未匀。风调当年,鬓丝今日,伤别伤春。

形式:

浣溪沙.周养安得徐电发、汪退谷、洪北江、胡竹岩小砚各一,摹拓铭字装册,索题

俪珏双双四美夸。过江人物百年遐。

兼诗书画各名家。

石友澹交成沆瀣,砚神小记萃风华。

支机何异乞云槎。

形式:

齐天乐.南海谭玉生先生荷锄遗像

翛然笠屐坡仙影,耆英楚庭犹睹。

国秀编遗,琅嬛校秘,坛坫西园曾主。枝官老去。

便识字耕田,换将华组。

一锸归来,海南烟雨自今古。白云蒲涧深处。

记承平旧事,尊畔鹃语。

霰集当时,陆沈此日,庾信江关非故。风流迥慕。

托桃李余阴,鲤庭追步。赞缀先贤,授经留世谱。

形式:

瑶华.刘健之得杨幼云、张叔宪、李亦元所藏蜀石经,又续收陈芳林、陈颂南两本,自署所居曰蜀石经斋。此外,见著录者仅黄松石、赵晋斋二家,不知尚在人间否。物聚所好,剑合会有时耳,词以祝之

成都宝刻,凤羽虬鳞,护经香球璧。

祧唐绵宋,凭证取、嘉祐开成沿革。

残珉潜曜,几胝沫、先朝耆硕。

问等閒、丰剑荆弓,尚带沧桑颜色。

前尘雁影斋空,忆酒畔春镫,醉启瑶笈。

云烟叹逝,输邺架、百衲天教成集。

晨星传本,只一二、遗珠难觅。

卜胜缘、珊网终收,更许十经题室。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