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弦引

离琴挂幽壁,玉轸朱丝弦。

美人不复来,华月生秋圆。

临除拭金徽,弦绝轸难续。

昨日白头吟,今朝断肠曲。

轸是美人系,弦是美人调。

人亡琴亦亡,独坐悲长宵。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断弦引》由明代诗人边贡所作,通过描绘一把失去主人的古琴,表达了深深的哀愁与思念之情。

首句“离琴挂幽壁”,以“离琴”开篇,暗示琴已与主人分离,孤独地挂在深邃的墙壁上,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接着,“玉轸朱丝弦”描绘了古琴的精美,玉制的琴轴和红色的琴弦,反衬出琴的孤寂与无人弹奏的落寞。

“美人不复来,华月生秋圆。”这里将“美人”比喻为主人,暗示琴的主人已不再回来,只有满月的光辉在秋天的夜晚静静照耀,增添了几分寂寞与凄清。

“临除拭金徽,弦绝轸难续。”“除”可能指琴的清理,诗人亲自擦拭琴上的金徽,象征着对琴的珍视与怀念。然而,琴弦已断,即使想尽办法也无法再接上,隐喻着无法挽回的遗憾与失落。

“昨日白头吟,今朝断肠曲。”“白头吟”出自卓文君的典故,这里借指诗人因思念而白发苍苍,表达了深深的哀愁。而“断肠曲”则直接点明了内心的痛苦与悲伤。

“轸是美人系,弦是美人调。”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琴与主人之间的紧密联系,琴轴如同美人的系带,琴弦则是美人为之调音,形象地表达了琴与主人情感的深厚。

最后,“人亡琴亦亡,独坐悲长宵。”主人的离去使得琴失去了生命,诗人只能独自坐在夜晚,沉浸在无尽的悲伤之中。整首诗通过描绘古琴的命运变迁,深刻地表达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哀悼,以及对失去亲人的深深悲痛。

收录诗词(1453)

边贡(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家居华泉附近,自号华泉子。明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弘治九年(1496)丙辰科进士,官至太常丞。以诗著称于弘治、正德年间,与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并称“弘治四杰”。后来又加上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合称为明代文学“前七子”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市)
  • 生卒年:1476 ~1532

相关古诗词

题丰内翰爱凫楼

春凫呼其侣,拍拍戏芳渚。

一凫忽惊人,群凫共高举。

回翔集城下,点点散如雨。

爱凫古人今几秋,夕阳江上空高楼。

冯阑独送千里目,平沙莽莽寒烟绿。

形式: 乐府曲辞

两节妇为毛给事用成作

姑曰妇,嗟尔芳龄始二九,绿发红颜何可守。

妇曰姑,上有姑,下有雏。姑不舅负,吾宁忍负夫。

妇姑相向中庭立,抱雏爇芗吁天泣。

天乎不剪毛氏宗,臼甘自舂井自汲。

雏生三雏宗日彊,更有小雏如凤凰。

苞羽翩翩被五采,远簪白笔登岩廊。

登岩廊,心独苦,回望滇南两丘土。

君不见贞女墓,上木青青高入云,路人竞指毛家坟。

形式: 乐府曲辞

庐墓哀为杨名父作

庐墓哀,庐墓哀,墓上有花亲手栽。

春风一番花一开,亲魂去矣何时来。

魂不来,儿不返,空林月落猿声断。

泪花著树花已空,伤心何处吹羌管。

形式: 乐府曲辞

银台墓为韩通政赋

银台墓,萧关路。落日春草青,苍山起寒雾。

萧关路,银台墓。

墓前嵯峨石碑古,下有双棺闭泉户。

夫为正议妻淑人,四封三品俱皇恩。

先银青,后金紫,生儿愿得银台子。

银台功业何可知,请向墓前看制辞。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