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节妇为毛给事用成作

姑曰妇,嗟尔芳龄始二九,绿发红颜何可守。

妇曰姑,上有姑,下有雏。姑不舅负,吾宁忍负夫。

妇姑相向中庭立,抱雏爇芗吁天泣。

天乎不剪毛氏宗,臼甘自舂井自汲。

雏生三雏宗日彊,更有小雏如凤凰。

苞羽翩翩被五采,远簪白笔登岩廊。

登岩廊,心独苦,回望滇南两丘土。

君不见贞女墓,上木青青高入云,路人竞指毛家坟。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两位女性在家庭中的角色与情感纠葛,展现了她们对家庭责任与个人情感的复杂考量。诗中通过“妇”与“姑”的对话,揭示了家庭内部的矛盾与和谐,以及对未来的憧憬与忧虑。

“姑曰妇,嗟尔芳龄始二九,绿发红颜何可守。”开篇以姑姑之口,感叹年轻女子面对婚姻与家庭的责任,青春年华如何在繁重的家庭义务中得以守护。这里体现了传统社会中女性在家庭中的角色定位和面临的压力。

“妇曰姑,上有姑,下有雏。姑不舅负,吾宁忍负夫。”随后,年轻女子回应,表达了自己在家庭中的困境:上有老,下有幼,既要照顾长辈,又要养育子女,面对这样的责任,她宁愿不辜负丈夫的期望,显示出其对家庭成员的深切关怀和责任感。

“妇姑相向中庭立,抱雏爇芗吁天泣。”描绘了两位女性在庭院中相对而立,怀抱幼子,点燃香烛,向天哭泣的情景,表现了她们内心的痛苦与无奈,以及对家庭和谐的渴望。

“天乎不剪毛氏宗,臼甘自舂井自汲。”表达了对上天的祈求,希望可以改变家族的命运,让家庭能够自给自足,不再受困于繁重的劳作之中。

“雏生三雏宗日彊,更有小雏如凤凰。”预示着家族后继有人,新生的幼子如同展翅欲飞的凤凰,象征着家族的繁荣与希望。

“登岩廊,心独苦,回望滇南两丘土。”描述了家族成员在社会地位上的提升,但内心仍感到孤独和苦涩,回想起家乡的两丘土,表达了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故乡的深情。

“君不见贞女墓,上木青青高入云,路人竞指毛家坟。”最后,诗人以贞女墓为例,强调了家族中贞洁女子的美德,墓上的树木高耸入云,路人纷纷指向毛家的坟墓,暗示了家族的荣耀与名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构建,展现了明代社会中家庭内部的复杂关系、女性在家庭中的角色与责任,以及对家族未来发展的期待与忧虑。

收录诗词(1453)

边贡(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家居华泉附近,自号华泉子。明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弘治九年(1496)丙辰科进士,官至太常丞。以诗著称于弘治、正德年间,与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并称“弘治四杰”。后来又加上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合称为明代文学“前七子”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市)
  • 生卒年:1476 ~1532

相关古诗词

庐墓哀为杨名父作

庐墓哀,庐墓哀,墓上有花亲手栽。

春风一番花一开,亲魂去矣何时来。

魂不来,儿不返,空林月落猿声断。

泪花著树花已空,伤心何处吹羌管。

形式: 乐府曲辞

银台墓为韩通政赋

银台墓,萧关路。落日春草青,苍山起寒雾。

萧关路,银台墓。

墓前嵯峨石碑古,下有双棺闭泉户。

夫为正议妻淑人,四封三品俱皇恩。

先银青,后金紫,生儿愿得银台子。

银台功业何可知,请向墓前看制辞。

形式: 乐府曲辞

病妇行为恽功甫悼亡

妾嫁郎,才十五,辛苦为郎立门户。

舅丧未了复姑丧,十载牛衣一环堵。

荐书初下郎有名,寒冬携妾来京城。

可怜弱质犯霜雪,春花一夜成秋零。

左揽儿,右牵女。泪湿枕花红,凄凄背灯语。

招魂须故衣,埋骨须故乡。

郎恩岂云薄,妾命自不长。

解钱系儿褓,留市梨和枣。

拔钗穿女裳,留作嫁时妆。

儿女勿啼郎勿哭,丧车不反泉台毂。

形式: 乐府曲辞

嗟克明为段佥事惟勤乃翁作

孰谓弟无子,兄子为后与子同。

孰谓天有知,三子夭以殇,无后翻在躬。

嗟而克明,为子克子兄克兄。

吴人至今传,为吏公且平。

嗟而克明,葬以一命服,祭以五鼎烹。

有子官度支,出典邦国刑,铁冠白笔纡银青。

过家上冢泣,所生以三尺。

孙嗣宗祊,谓天无知,天竟有知,嗟克明。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