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镇海城楼观海

地不足东南,厥池日朝夕。

浮天忽如梦,络域斯其脉。

归塘无尽藏,委输孰为役。

渺茫抚遗经,鸿蒙朝夙昔。

一越而三千,奢愿何时释。

五更登兹楼,霍尔堕心魄。

冶夷疑蜃游,腾轩怖鳌掷。

星星献殷霞,照面不成赤。

霞奔如有声,日起已千尺。

蒙蒙湿未收,照见岛烟白。

仿佛榑桑华,闪荡碧津碧。

天开东皇家,帝与九老宅。

且可神与游,讵能目为逆。

青岱隐北指,瓯越味南适。

嗟兹剡鄞间,生民夙多厄。

妖寇时纷乘,岛夷每充斥。

去灭涛千寻,来便风一席。

海堤复时溃,当冲尽枯骼。

我来幸清晏,所见馀悲唶。

休养气渐苏,承平岁逾百。

避风无爰居,澄澜有水伯。

破车归波臣,响杼坐泉客。

蓬莱隐可望,祖洲了如积。

万顷明盐田,三时贡蕃舶。

随珠出沉渊,颠贝来重译。

所苦雀跃游,欲往体无翮。

谁渗娲皇灰,助填精卫石。

尽化桑田平,无使瀴溟隔。

餐得枫香归,颓光驻驹隙。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镇海城楼,远眺大海的壮丽景象和内心的感受。诗中运用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大海的广阔无垠以及其变化莫测的特性。

首句“地不足东南,厥池日朝夕”,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大海的浩瀚,仿佛大地的东南角被大海填满,日夜不息。接着,“浮天忽如梦,络域斯其脉”进一步渲染了大海的神秘与辽阔,如同梦境般连绵不绝。

“归塘无尽藏,委输孰为役”则表达了对大海无穷宝藏的向往,以及对其力量的敬畏。接下来的“渺茫抚遗经,鸿蒙朝夙昔”则通过历史的视角,赋予大海以深远的文化内涵。

“一越而三千,奢愿何时释”表达了对大海无限探索的渴望,以及对未知世界的无限遐想。“五更登兹楼,霍尔堕心魄”则描绘了诗人清晨登楼时的震撼感受。

“冶夷疑蜃游,腾轩怖鳌掷”通过奇特的想象,将大海中的生物描绘得生动有趣,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霞奔如有声,日起已千尺”则通过光影的变化,展现了大海的动态美。

“蒙蒙湿未收,照见岛烟白”描绘了晨雾初散,阳光照耀下的海岛景象,充满了诗意。“仿佛榑桑华,闪荡碧津碧”则通过对比,突出了大海的生机与活力。

“天开东皇家,帝与九老宅”将大海与神话传说联系起来,赋予其神圣的色彩。“且可神与游,讵能目为逆”表达了诗人对大海的崇敬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追求。

后半部分,诗人转向对现实的关注,描述了大海的自然灾害,如洪水、风暴等,以及人类与自然的斗争。“我来幸清晏,所见馀悲唶”表达了诗人对和平与安宁的渴望。

“休养气渐苏,承平岁逾百”则表达了对社会安定的赞美。“避风无爰居,澄澜有水伯”通过神话故事,表达了对自然之神的信仰。“破车归波臣,响杼坐泉客”则描绘了人们与大海和谐共处的画面。

最后,“蓬莱隐可望,祖洲了如积”表达了对理想之地的向往。“万顷明盐田,三时贡蕃舶”描绘了海上贸易的繁荣。“随珠出沉渊,颠贝来重译”则通过珍宝的象征,表达了对财富与文化的追求。

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既展现了大海的壮丽与神秘,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社会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183)

黄景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一字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字:汉镛
  • 号:鹿菲子
  •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 生卒年:1749~1783

相关古诗词

明州客夜怀味辛稚存却寄

别来甫及旬,离思已如积。

海角多飘风,入夜更凛冽。

鱼龙一以啸,涛声震空壁。

冻鼓惨欲沉,寒檠短将没。

何来万感交,扰此寸肠裂。

念我同袍人,按铗起叹息。

悲欢共情愫,来往溯晨夕。

各抱百年忧,念我更恻恻。

苦语犹在耳,形影倏以隔。

岂曰轻远游,欲已不可得。

形式: 古风

钱塘舟次

罗刹矶头落照阴,铁幢浦口夕波沈。

卸帆只忆吴淞岸,拥揖惊闻越客吟。

风雪衣单知岁晚,江湖酒病与年深。

浮云欲别休回首,千里苍梧是去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夜泊闻雁

独夜沙头泊,依人雁几行。

悤悤玉关至,随我度衡阳。

汝到衡阳落,关山我更长。

凄然对江水,霜月不胜凉。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舟发西安至东岩夜泊

清晨发西安,四野动鸡唱。

人烟起橘袖,村落隐相向。

川景明朝晖,宿雾自消荡。

万壑霜风乾,清江寂无涨。

一一过巉岩,入江更多状。

出没穷雕鈲,盘回互倔强。

舟行苦相持,帆势忽阻丧。

所喜泉石清,终日娱骋望。

短晷歘西驰,苍岩更孤傍。

隐隐远峰出,稍稍明月上。

遥指常山程,终宵一惆怅。

形式: 古风 押[漾]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