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元人东阳十咏(其四)残画

荆关董巨已蒿莱,金粉飘零纸上哀。

嗜好有人恋丘壑,模糊何处著楼台。

曾拈寒具从头看,留补屏风信手裁。

千古丹青磨灭尽,解衣盘礡亦庸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郑用锡的《仿元人东阳十咏(其四)残画》通过对荆关董巨等古代画家作品的描绘,表达了对传统艺术衰落的感慨。首句“荆关董巨已蒿莱”暗示了这些大师的作品已经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不再被人重视。次句“金粉飘零纸上哀”进一步渲染了画面的破败和艺术价值的流失,如同金粉散落,令人感伤。

“嗜好有人恋丘壑”暗指虽然还有人对自然景色和艺术创作有所热爱,但那已是微弱的存在,与昔日辉煌不可同日而语。“模糊何处著楼台”则描绘了画面中的建筑模糊不清,难以辨识,象征着艺术的衰退和遗忘。

“曾拈寒具从头看,留补屏风信手裁”回忆起曾经有人细心欣赏这些残画,甚至将其修补以作屏风装饰,但这种行为如今已成往事。“千古丹青磨灭尽”直白地表达了对古代绘画艺术终将消失的无奈。

最后,“解衣盘礡亦庸才”借古人解衣盘礡(形容举止洒脱)的动作,讽刺说即使有这样随意的态度,也挽救不了艺术的式微,自己不过是庸才无力挽狂澜。整首诗通过残画这一载体,寓言式地揭示了对传统文化衰落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356)

郑用锡(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任兵部武选司、礼部仪制司员外郎,著有《北廓园集》

  • 号:祉亭
  • 籍贯:清代台湾淡水
  • 生卒年:1788~1858

相关古诗词

仿元人东阳十咏(其五)旧剑

依旧龙光射斗牛,鹈膏零落几经秋。

难于死后交情见,说到微时下诏求。

当酒莫教谈世事,替人曾记了恩仇?

十年敝匣摩沙遍,鼙鼓西风伴故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仿元人东阳十咏(其六)尘镜

菱花无色掩妆台,寂寂帘栊有暮埃。

莫太分明招妒忌,略些混沌学痴呆。

灯前敢对新官笑,身后长怜孺子来。

肯使潜形魑魅遁,披云我欲九霄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仿元人东阳十咏(其七)废檠

风雨荒鸡破屋天,曾同不寐对青毡。

照人欢乐原关福,阅尽光阴亦可怜。

墙角何心甘弃置,儿时有味最缠绵。

如何饥鼠残膏恋,懒上华堂玳瑁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仿元人东阳十咏(其八)败裘

败絮蒙茸不厌贫,多年颜色黯生尘。

河山破碎缝纫日,虮虱爬搔痛痒身。

未必上书终说客,可能贳酒对佳人。

寒更莫话牛衣侣,席地衾天别有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