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郑用锡的《仿元人东阳十咏(其四)残画》通过对荆关董巨等古代画家作品的描绘,表达了对传统艺术衰落的感慨。首句“荆关董巨已蒿莱”暗示了这些大师的作品已经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不再被人重视。次句“金粉飘零纸上哀”进一步渲染了画面的破败和艺术价值的流失,如同金粉散落,令人感伤。
“嗜好有人恋丘壑”暗指虽然还有人对自然景色和艺术创作有所热爱,但那已是微弱的存在,与昔日辉煌不可同日而语。“模糊何处著楼台”则描绘了画面中的建筑模糊不清,难以辨识,象征着艺术的衰退和遗忘。
“曾拈寒具从头看,留补屏风信手裁”回忆起曾经有人细心欣赏这些残画,甚至将其修补以作屏风装饰,但这种行为如今已成往事。“千古丹青磨灭尽”直白地表达了对古代绘画艺术终将消失的无奈。
最后,“解衣盘礡亦庸才”借古人解衣盘礡(形容举止洒脱)的动作,讽刺说即使有这样随意的态度,也挽救不了艺术的式微,自己不过是庸才无力挽狂澜。整首诗通过残画这一载体,寓言式地揭示了对传统文化衰落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