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郑用锡的《仿元人东阳十咏(其八)败裘》以败絮为题材,寓言深刻,情感沉郁。首句“败絮蒙茸不厌贫”,形象地描绘了破旧衣物的褴褛状态,即使贫穷也不嫌弃,展现出主人公的坚韧和安贫乐道的精神。次句“多年颜色黯生尘”进一步渲染了衣物的陈旧和被忽视,暗示了世态炎凉。
第三句“河山破碎缝纫日”,巧妙地将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生活的艰辛相联,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自身的无奈。第四句“虮虱爬搔痛痒身”则通过身体上的不适,象征着内心的苦楚和外在环境的恶劣。
第五、六句“未必上书终说客,可能贳酒对佳人”揭示了主人公或许并非积极的谏言者,而是选择借酒浇愁,寻求片刻的慰藉,反映出他的孤寂和无奈。最后一句“寒更莫话牛衣侣,席地衾天别有春”,以寒冬中牛衣相依的典故,表达出即使生活艰难,仍有内心世界的温暖和希望,寓意着在困厄中寻找生活的诗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败絮这一物象,寓言了人生的坎坷与坚韧,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沉反思,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