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白雁》由明代诗人余旭所作,通过对白雁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风采与深邃的情感。
首联“传书曾听渡金河,万里霜翎带雪过”,以“传书”开篇,暗示了雁群传递信息的使命,接着描述白雁穿越金河,羽翼上覆盖着霜雪,展现了一幅壮丽的迁徙图景。这里的“金河”可能象征着艰难险阻,而“霜翎带雪”则描绘出白雁在严寒中飞行的坚韧形象。
颔联“夜傍星桥珠错落,朝飞露渚玉婆娑”,将时间转换至夜晚与清晨,白雁在星光下仿佛镶嵌着颗颗明珠,错落有致;晨光初照时,它们在露水滋润的沙洲上翩翩起舞,如同玉质般轻盈。这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白雁在不同时间段的美丽姿态。
颈联“横江影动沧波白,背月辉澄素练多”,进一步描绘了白雁在江面和月光下的景象。江面上,雁影随波荡漾,一片洁白;背对着月亮,它们的身影映在清澈的水面,形成一道道素练般的线条。这里不仅展现了白雁的动态美,也融入了自然景色的和谐与宁静。
尾联“莫道衡阳归路杳,海天风景易蹉跎”,以衡阳雁阵为典故,表达了对白雁迁徙之路的感慨。尽管归途遥远且充满未知,但海天之间的风景同样值得珍惜,不应轻易错过。这一联既是对白雁迁徙精神的赞美,也是对人生旅途的哲思,提醒人们即使面对困难与挑战,也不应忘记欣赏沿途的美好。
整体而言,《白雁》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白雁迁徙的壮丽景象以及诗人对其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旅程的思考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