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歌

粤西得刀铁,云南治刀装。

广东买鲛胎,锻者闽儿良。

邕州王郎昔所赠,谓我深入宜提防。

貂尾大帽峻耳马。送我曰之黔贵阳。

是时行者在道旁,视我气色飞边霜。

黔山濛濛四时雨,云气竟月蒙衣裳。

深林绝谷黑路滑,伐木取道排樛芒。

走匿已局一脚鬼,叫啸曾肉双女狼。

丑苗自恃好身手,大环漆鞘三尺强。

蛮奴赤眼肉磈礌,使与一试逞所长。

阴风冷漂两雪练,白日紧绕双虹梁。

刀色抱人不见人,人乃声出刀中央。

千匝不放一喝止,既止眼眩犹飞扬。

拱手作礼俯首视,视彼刀刃成锯铓。

凌朝打门语诘曲,牛肉白酒惭跪将。

自从护身还故乡,不以凶器惊殊方。

几年魂梦妥故屋,一隙风雨悬高墙。

幽镫睒睒试拂拭,腥藓古血交苍黄。

捣巢已绝金川羌,山东献俘系名王。

武库青紫韬其光,龙虎夜气成吉祥。

东流汤汤粤海水,蛟龙中怒风涛狂。

沈之千年无再扬,神物自合山泽藏。

我去采药骑仙羊。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名为《刀歌》,是清代诗人黎简的作品。诗中描述了诗人得到一把来自粤西、云南的宝刀,以及他在旅途中遭遇的各种艰险和刀的神奇之处。诗人通过描绘刀的锋利、阴冷和力量,展现了刀的威猛和神秘,同时也反映出他对于家乡的怀念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阴风冷漂”、“白日紧绕”、“刀色抱人”等,营造出一种紧张而奇幻的氛围。最后,诗人表达了不再使用此刀,而是将其视为故乡记忆的象征,体现了他的侠义情怀和对和平的珍视。整首诗语言生动,富有画面感,展示了诗人对刀的深情厚谊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34)

黎简(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未裁。百花村夫子,广东顺德县弼教村人,清代乾嘉年间岭南著名诗人、书画家。乾隆五十四年拔贡。诗画书称三绝,诗学李贺、黄庭坚,刻求新颖,书得晋人意。性喜山水,与张如芝、谢兰生、罗天池并称为粤东四大家。有《五百四峰草堂诗文钞》、《药烟阁词钞》等

  • 字:简民
  • 号:二樵
  • 籍贯:又号石鼎道
  • 生卒年:1747年6月30日~1799年12月3日

相关古诗词

秋寄

向晓秋云飞,云飞人欲归。

黄叶夜来下,青山行处非。

新寒警薄袖,小怨托鸣机。

莫以风尘色,能污萝薜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水帘洞

千百石衅迸,汇此一帘水。

清寒先迎人,去此尚一里。

悬雪薄不破,奋雷伏难起。

静极入山客,云水劳未已。

想见洪荒来,岔涌遂至此。

崖藤老尽力,石树冻半死。

棉裘凛棱铁,骨战及吾齿。

投暄出阳阿,回颜有生理。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予尝作罗浮观日图赠周道士今日忽欲复作此图寄何徵士勤良为先作诗寄之

罗浮欲雨天突兀,暮云晚山辨不得。

不知一夜云化水,洗出东南半天碧。

二樵山父黄葛衣,踏晓独开山上扉。

梦然冥海万里黑,中有沧凉红百围。

赤明道士亦好奇,独爱此景请画之。

画之别我向南去,衡岳洞庭行挈随。

此人今已云水杳,此景恐为人世知。

我亦出山忘誓辞,画亦仿佛不可追。

可怜牛马走尘土,更复身心伤别离。

何郎昔访我,对我终日坐。

归去橘柚乡,别我一载长。

秋风几日吹绿草,尽卷江声入怀抱。

心尚波涛定后惊,身向朋侪最先老。

荣名愿及饥时贵,绝技原非死前宝。

昔寄画一纸,画山不画水。

今乃更一端,画水不画山。

要令碧海汹涌日,破尔粉壁青苔间。

于陵先生梦葵食,梦亦伤廉心不安。

何如对此饱亦得,不饱可质饱可还。

苦心作诗乃无益,君不见杜陵野老不得食。

形式: 古风

江亭寄罗海韬

大江前横月色冻,今古苍凉气如梦。

寒亭一夜波浪急,千里清光为谁送。

君昔失意方壮年,石潭秋风无钓船。

白波红树使人惜,黑水黄茅空自怜。

廿载悲歌走蛮道,半梳秋发成诗老。

枕边乡梦出三江,江声雨声共怀抱。

眼时雨低眼不长,晓来路滑行复伤。

伤心念我同游子,远别七年沧海旁。

君今忆我旧多病,我昔比君今更狂。

出门乞米入门笑,宅边柳树花如霜,风吹柳花云扑香。

东飞西飞不著地,落处还著我衣裳。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