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游罗浮登广陵楞伽台别羽客

清远登高台,晃朗纵览历。

濯泉唤仙风,于此荡灵魄。

冷光邀远目,百里见海色。

送云归蓬壶,望鹤灭秋碧。

波澜收日气,天自回澄寂。

百越落掌中,十洲点空白。

身居飞鸟上,口咏玄元籍。

飘如出尘笼,想望吹箫客。

冥冥人间世,歌笑不足惜。

朅来罗浮巅,披云炼琼液。

谢公云岑兴,可以蹑高迹。

吾将抱瑶琴,绝境纵所适。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高远登临、心旷神怡的山水画卷。诗人以清新的心境,登上高台,眼前景色开阔,视野辽远,可以纵览历史的长河。濯泉之声如唤醒仙风,让人的灵魂在此荡漾忘返。冷峻的光线引导着远方的目光,即使百里之外,也能看到海的颜色。这一切都令人心旷神怡,仿佛能够送走归巢的云雾,望见高飞的鹤影在秋空中消逝。波澜收敛了日落的余晖,天空自然而然地恢复清净。百越之地如同掌中的珍宝,十洲之景点缀在空白之上。诗人身处飞鸟之上,以口吟咏着玄元之籍,自我飘逸,如同脱离了尘世的牢笼。心中想象着那吹箫的客人,虽身处冥冥的人间,却对世俗的歌笑不足惋惜。

诗中“朅来罗浮巅,披云炼琼液”两句,用意精妙,表达了诗人对高洁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谢公之兴,可见一斑。最后,诗人表示将抱瑶琴,纵情绝境,无论身处何地,都能自在逍遥。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对自由精神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收录诗词(256)

李群玉(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读书处”。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 字:文山
  • 籍贯:唐代澧州
  • 生卒年:808~862

相关古诗词

恼自澄

常闻天女会,玉指散天花。

莫遣春风里,红芳点袈裟。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春晚

思乡之客空凝嚬,天边欲尽未尽春。

独攀江树深不语,芳草落花愁杀人。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洞庭驿楼雪夜宴集奉赠前湘州张员外

昔与张湘州,闲登岳阳楼。

目穷衡巫表,兴尽荆吴秋。

掷笔落郢曲,巴人不能酬。

是时簪裾会,景物穷冥搜。

误忝玳筵秀,得陪文苑游。

几篇云楣上,风雨沈银钩。

□□□□□,□□□沧洲。

童儿待郭伋,竹马空迟留。

路指云汉津,谁能吟四愁。

银壶傲海雪,青管罗名讴。

贱子迹未安,谋身拙如鸠。

分随烟霞老,岂有风云求。

不逐万物化,但贻知己羞。

方穷立命说,战胜心悠悠。

不然蹲会稽,钩下三五牛。

所期波涛助,燀赫呈吞舟。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洞庭遇秋

尘愁老来颜,久与江山隔。

逍遥澄湖上,洗眼见秋色。

凉波弄轻棹,湖月生远碧。

未减遥客情,西望杳何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