恼自澄

常闻天女会,玉指散天花。

莫遣春风里,红芳点袈裟。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翻译

常常听说仙女相聚
她们纤手撒下花瓣如花

注释

天女:神话传说中的仙女。
会:聚会。
玉指:形容手指洁白如玉。
散天花:比喻仙女撒花。
莫遣:不要让。
春风:温暖的春风。
红芳:红色的花朵。
袈裟:僧侣穿的长袍。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佛教故事和意境的诗句,通过天女散花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净化心灵、超脱尘世的向往。诗中的“常闻天女会”,显示了诗人对这种神圣场合的熟知与向往;“玉指散天花”则是对这一美好情境的具体描绘,通过天女之手轻抛天花,展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美丽景象。

“莫遣春风里”,这里的“莫遣”表达了诗人的一种愿望,即希望不要让这种神圣的场合受到世俗春风的干扰;而“红芳点袈裟”,则是对佛教修行者袈裟被春天花瓣所沾染的生动描写。这里的“红芳”指的是花瓣,而“点袈裟”则暗示了即使是美好的事物,也可能成为污染心灵的因素。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佛教故事的艺术加工,表达了诗人对于精神净化和超脱尘世的深切愿望。

收录诗词(256)

李群玉(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读书处”。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 字:文山
  • 籍贯:唐代澧州
  • 生卒年:808~862

相关古诗词

春晚

思乡之客空凝嚬,天边欲尽未尽春。

独攀江树深不语,芳草落花愁杀人。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洞庭驿楼雪夜宴集奉赠前湘州张员外

昔与张湘州,闲登岳阳楼。

目穷衡巫表,兴尽荆吴秋。

掷笔落郢曲,巴人不能酬。

是时簪裾会,景物穷冥搜。

误忝玳筵秀,得陪文苑游。

几篇云楣上,风雨沈银钩。

□□□□□,□□□沧洲。

童儿待郭伋,竹马空迟留。

路指云汉津,谁能吟四愁。

银壶傲海雪,青管罗名讴。

贱子迹未安,谋身拙如鸠。

分随烟霞老,岂有风云求。

不逐万物化,但贻知己羞。

方穷立命说,战胜心悠悠。

不然蹲会稽,钩下三五牛。

所期波涛助,燀赫呈吞舟。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洞庭遇秋

尘愁老来颜,久与江山隔。

逍遥澄湖上,洗眼见秋色。

凉波弄轻棹,湖月生远碧。

未减遥客情,西望杳何极。

形式: 古风

秋怨

瑟瑟凉海气,西来送愁容。

金风死绿蕙,玉露生寒松。

所思在溟碧,无因一相逢。

登楼睇去翼,目尽沧波重。

虚窗度流萤,斜月啼幽蛩。

疏红落残艳,冷水凋芙蓉。

岁暮空太息,年华逐遗踪。

凝情耿不寐,揽涕起疏慵。

形式: 古风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