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巧说安能敌拙修,焚香默坐一窗幽。
煌煌炎火常下照,浩浩黄河方逆流。
气住神仙端可学,心虚造物本同游。
绝知此事不相负,荆棘剪除梨栗秋。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默坐》,通过对静坐修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内心修养和超然境界的追求。首句“巧说安能敌拙修”强调了实践与言辞之间的关系,认为真正的修为不在言辞的巧妙,而在实实在在的修炼中体现。接下来的“焚香默坐一窗幽”描绘了静坐时的环境,香烟袅袅,静谧深沉,营造出一种禅意的氛围。
“煌煌炎火常下照,浩浩黄河方逆流”运用象征手法,将内心的明悟比作煌煌之火,照亮自我;而将生活中的困难或逆境比喻为逆流的黄河,表明即使面对艰难,也要保持坚韧不屈的精神。诗人认为通过修炼,可以达到“气住神仙”的境地,即气息平稳,心境如仙。
“心虚造物本同游”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心境,认为人与自然、宇宙之心是相通的,只要心灵空灵,就能与造物者共享天地之大美。最后,“绝知此事不相负,荆棘剪除梨栗秋”表达出诗人坚信通过修行,能够克服人生中的困难,收获内心的宁静和成长,如同秋天修剪枝条,清除荆棘,让梨栗得以茁壮成长。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沉的哲理,展现了陆游对于修身养性、超越世俗的理解和追求。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羁怀不复耐悲欢,清镜朝朝雪鬓繁。
谢傅畏逢亲友别,庞公思遗子孙安。
残骸累岁归民伍,半俸今春上县官。
闭户惟须学坚坐,不知更败几蒲团。
万鼓风声吼屋边,老人裘绔旋装绵。
晨梳堕发知衰甚,夜枕闻鸡尚慨然。
身后文章空饱蠹,眼前交旧半沉泉。
饭蔬饮水平生惯,耻向天公更乞怜。
少学愚公一味愚,莫年仍似病相如。
闲吟寄友惟生纸,草具留僧只野蔬。
雨涩溪流殊未足,霜高木叶已无馀。
潭州丞相怜衰疾,细字时收尺素书。
枫叶全丹槲叶黄,江城残角伴斜阳。
琴书自足闲中乐,天地能容醉后狂。
老死山林初不憾,梦游河渭独难忘。
谷城黄石今安在,取履犹思效子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