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其四)有感

细雨萧萧变作秋。晚风杨柳冷飕飕。

无言有泪洒西楼。

眼共云山昏惨惨,心随烟水去悠悠。

一蓑一笠任孤舟。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萧瑟景象,通过细雨、晚风和杨柳等意象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郁情怀。"细雨萧萧变作秋"一句,以细雨作为过渡季节的标志,将夏季的热气与秋天的凉意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转瞬即逝的时光感。"晚风杨柳冷飕飔"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萧瑟之感,晚风吹拂下的杨柳似乎也随之变得冷清。

"无言有泪洒西楼"一句,诗人没有直接表达悲伤,却通过眼泪流淌的形象传递出内心的凄楚。这里的"西楼"可能是隐喻某种孤独或寂寞之处。而"眼共云山昏惨惨,心随烟水去悠悠"则将这种情感与自然景观相融合,眼前的云山在诗人的视野中变得模糊而又哀伤,内心的忧虑也随着烟水流向远方,无边无际。

最后一句"一蓑一笠任孤舟"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自在漂泊的情怀。诗人仿佛将自己比作一叶孤舟,任凭风浪,不问方向,只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这不仅是对外界环境的一种态度,也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生活的一种超然与豁达。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了一种淡雅而又深沉的情感,是典型的宋代词风格。

收录诗词(496)

王质(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寓居兴国军(今湖北阳新县)。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著名经学家、诗人、文学家

  • 字:景文
  • 号:雪山
  • 籍贯:郓州(今山东东平)
  • 生卒年:1135年—1189年

相关古诗词

浣溪沙(其三)

征雁年来得几回。春风无雁带书归。

故应春瘦减春衣。

花柳伤心经岁月,江湖无梦失津涯。

到家无树不红飞。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真珠帘.栽竹

翠虬夭矫拿苍玉。飞来到、吾庐溪湾山麓。

一笑忽相逢,更解包投宿。

北池之畔西墙曲,与主人、呼青吸绿。

恨我,无天寒翠袖,共倚修竹。

每遇飞雪萧萧,更惊风摵摵,清标可掬。

更与月同来,无半点尘俗。

冬有寒梅闲相伴,春亦有、幽兰相逐。香足。

才露下霜飞,又有秋菊。

形式: 词牌: 真珠帘

清平乐(其一)感怀

江沙带湿。莎露和烟泣。落日欲低红未入。

悄悄暮峰凝立。疏林秀色荒寒。频频驻骑回看。

应是梧桐影下,秋风蹙碎眉山。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清平乐(其三)梅影

从来清瘦。更被春僝僽。瘦得花身无可有。

莫放隔帘风透。一枝相映孤灯。灯明不似花明。

细看横斜影下,如闻溪水泠泠。

形式: 词牌: 清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