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其二)

梦到江南梦却回。梦归何处得身归。

故溪渌净看凫衣。

下到瞿唐春欲杪,桃花香浪渺无涯。

三台回望五云飞。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王质的《浣溪沙·梦到江南》。从艺术风格上看,王质擅长以清新自然的情怀和细腻生动的笔触,描绘出一幅生动的江南春景图。

首句“梦到江南梦却回”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美好风光的无限眷恋之情。梦境总是虚幻的,但诗人通过这虚幻的情感表露,反映出他内心深处对故乡、对美好的自然景物的渴望和追求。

“梦归何处得身归”则更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诗人似乎在寻找一个归宿,一个可以让自己灵魂安顿的地方。这里的“归”字,不仅是身体的归属,更是心灵的向往。

接下来的“故溪渌净看凫衣”中,“故溪”指的是诗人熟悉和怀念的老地方,而“渌净”则形容水质清澈,透明如洗。凫(fú)是一种水鸟,这里用来描绘水边景象,增添了一份生动自然的氛围。

至于“下到瞿唐春欲杪”,则是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瞿唐”古时指的是春分后第一个节气,即春天即将过去之意。这里“春欲杪”表达了春光易逝,美好景象不长久的感叹。

“桃花香浪渺无涯”则是对江南特有的桃花美景的描绘。“渺无涯”形容桃花的香气如同波涛一般,没有边际,让人沉醉其中,难以自拔。

最后,“三台回望五云飞”中的“三台”通常指的是三星(天仓、天庾、天市),象征着高远和超脱。“五云”则是神话传说中仙境的云彩。这句表达了诗人心灵的飞扬与追求,似乎在告诉我们,即便是在现实世界里,也能通过心灵的力量,触摸到那超凡脱俗的美好。

总体来说,这首词通过梦境和现实相互交织,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春色的无限留恋,以及他那种超越时空、追求精神自由的心态。

收录诗词(496)

王质(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寓居兴国军(今湖北阳新县)。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著名经学家、诗人、文学家

  • 字:景文
  • 号:雪山
  • 籍贯:郓州(今山东东平)
  • 生卒年:1135年—1189年

相关古诗词

浣溪沙(其四)有感

细雨萧萧变作秋。晚风杨柳冷飕飕。

无言有泪洒西楼。

眼共云山昏惨惨,心随烟水去悠悠。

一蓑一笠任孤舟。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浣溪沙(其三)

征雁年来得几回。春风无雁带书归。

故应春瘦减春衣。

花柳伤心经岁月,江湖无梦失津涯。

到家无树不红飞。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真珠帘.栽竹

翠虬夭矫拿苍玉。飞来到、吾庐溪湾山麓。

一笑忽相逢,更解包投宿。

北池之畔西墙曲,与主人、呼青吸绿。

恨我,无天寒翠袖,共倚修竹。

每遇飞雪萧萧,更惊风摵摵,清标可掬。

更与月同来,无半点尘俗。

冬有寒梅闲相伴,春亦有、幽兰相逐。香足。

才露下霜飞,又有秋菊。

形式: 词牌: 真珠帘

清平乐(其一)感怀

江沙带湿。莎露和烟泣。落日欲低红未入。

悄悄暮峰凝立。疏林秀色荒寒。频频驻骑回看。

应是梧桐影下,秋风蹙碎眉山。

形式: 词牌: 清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