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雨吟十首呈同官诸丈(其三)

洪穴堤凡九,泄水注之江。

荷锸来如织,奔湍去若撞。

雨声虽断续,潦势已宾降。

想见鱼秧泛,沙汀白鸟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江]韵

翻译

巨大的堤坝共有九层,疏导的水流注入长江。
人们扛着铁锹纷至沓来,水流急促地冲击而去。
尽管雨声时有时无,但积水已经明显消退。
想象那鱼苗在水中漂浮,沙滩上成对的白鸟悠闲觅食。

注释

洪穴堤:巨大的堤坝。
凡:总共。
九:九层。
泄水:疏导水流。
注之江:注入长江。
荷锸:扛着铁锹。
如织:纷至沓来。
奔湍:急促水流。
去若撞:冲击而去。
雨声:雨声。
断续:时有时无。
潦势:积水势头。
宾降:明显消退。
想见:想象。
鱼秧:鱼苗。
泛:漂浮。
沙汀:沙滩。
白鸟双:成对的白鸟。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大自然景象的诗句,通过对雨后洪水与江水相汇、荷叶随波动、雨声和水势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作者在雨后的情感体验。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生动,表现出一种闲适自得的情趣。

"洪穴堤凡九,泄水注之江"两句描绘了一幅壮观的景象,洪水冲决堤岸,奔腾入江,展示了自然界的磅砣力量。

"荷锸来如织,奔湍去若撞"则是从细微处捕捉荷叶随波流动的情形,以“织”和“撞”的比喻,生动地展现了水势的迅猛与荷叶的轻盈。

"雨声虽断续,潦势已宾降"表达了雨后的宁静,尽管雨声不再连绵,但洪水已经平息,呈现出一种雨过天晴之后的安详氛围。

"想见鱼秧泛,沙汀白鸟双"则是诗人对景象的一种联想和憧憬,通过想象中的鱼儿自由跳跃和沙洲上的白鸟成双,增添了一份生动与温馨。

收录诗词(514)

吴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 号:履斋
  • 籍贯:宣州宁国(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5—1262

相关古诗词

苦雨吟十首呈同官诸丈(其一)

旧雨连今雨,南鸠唤北鸠。

声声肠寸断,点点泪交流。

历耳风来处,凝眸天尽头。

衷情如此苦,造物亦怜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苦雨吟十首呈同官诸丈(其四)

早晚遣长须,行田西北隅。

稻禾都旺否,庐舍莫淹无。

高仰为何碶,低洼是某都。

水痕如退落,分寸要相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苦雨吟十首呈同官诸丈(其七)

海乡多下田,潢潦易缠绵。

云脚晚希露,天心朝望穿。

壤蚯方恶出,穴蚁又忧迁。

翻覆阴晴證,愁肠日几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苦雨吟十首呈同官诸丈(其五)

正直三神列,慈悲一佛尊。

须知真实念,是谓吉祥门。

巨浸旋归壑,顽云渐散屯。

更凭驱日驭,挥霍照乾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