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雨吟十首呈同官诸丈(其七)

海乡多下田,潢潦易缠绵。

云脚晚希露,天心朝望穿。

壤蚯方恶出,穴蚁又忧迁。

翻覆阴晴證,愁肠日几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海边的乡村多有农田,积水常常困扰着人们。
傍晚时分乌云低垂,只有少许露珠可见;清晨时分天空清澈,希望如穿过云层般明亮。
土壤中的蚯蚓刚要出来活动,穴中的蚂蚁又担忧迁移的时刻来临。
天气反复无常,阴晴不定,这使得人心中的忧虑如同旋转的愁肠,日复一日。

注释

海乡:海边的乡村。
潢潦:积水。
缠绵:困扰,持久不断。
云脚:云的底部,指低垂的云层。
希露:少许露珠。
天心:天空中央。
壤蚯:土壤中的蚯蚓。
恶出:刚要出来。
穴蚁:穴中的蚂蚁。
翻覆:反复无常。
阴晴:天气阴晴。
愁肠:忧虑的心情。
日几旋:日日翻转。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农村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农民对天气变化的敏感和对农业劳作的不易。诗中“海乡多下田”直观地表达了雨水的丰沛与农事的繁忙,而“潢潦易缠绵”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连绵细雨持久不歇的感慨。

“云脚晚希露,天心朝望穿”两句,从视觉和心理两个层面描摹了等待晴好的心情。云彩仿佛有着希望破晓之意,而“天心朝望穿”则表达了对晴朗天气的渴望。

接下来的“壤蚯方恶出,穴蚁又忧迁”两句,从农作物和农民的视角,表现了雨水过多给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这里的“壤蚯”指的是土中的害虫,而“穴蚁”则是地里的蚂蚁,它们的活动常与天气相关联。

最后,“翻覆阴晴證,愁肠日几旋”两句,则总结了诗人对天气变化无常的感受和对于农业生产的担忧。这里的“翻覆阴晴證”形象地描述了天气多变,而“愁肠日几旋”则表达了这种变化带来的持续烦恼。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传递出诗人对于自然环境以及农业劳作中蕴含的情感和哲思。

收录诗词(514)

吴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 号:履斋
  • 籍贯:宣州宁国(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5—1262

相关古诗词

苦雨吟十首呈同官诸丈(其五)

正直三神列,慈悲一佛尊。

须知真实念,是谓吉祥门。

巨浸旋归壑,顽云渐散屯。

更凭驱日驭,挥霍照乾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苦雨吟十首呈同官诸丈(其六)

田官决水归,喜若溃重围。

晚种禾头出,新耘稻本肥。

已如云气勃,只恨日光稀。

安得驱夸父,搪开万里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苦雨吟十首呈同官诸丈(其九)

五鼓立中庭,疏星一二明。

转头云复合,移步雨还倾。

感召虽人事,怨咨柰物情。

号空犹未应,隐痛痛无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饯郑宗丞

烟霭晚将合,湖山景致嘉。

谁为千里别,客负一年花。

心事违春事,年华上鬓华。

扁舟何日发,回首水云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