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关小师还金陵

如何有归思,爱别欲忘难。

白鹭沙洲晚,青龙水寺寒。

蕉花铺净地,桂子落空坛。

持此心为境,应堪月夜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怎样才能让归乡之思平息,离别的爱恋想要忘记却又如此艰难。
傍晚时分白鹭栖息在沙洲上,青龙寺旁的河水在寒夜中更显清冷。
芭蕉的花朵铺满了寺院洁净的地面,桂花自天空的坛宇间轻轻飘落。
怀揣着这样的心境,应当能够安然欣赏月光皎洁的夜晚吧。

注释

如何:怎样,何种方法。
归思:归乡的思绪。
爱别:对离别的依恋。
欲忘难:想要忘记却很难做到。
白鹭:一种白色羽毛的水鸟。
沙洲:河流中的小块陆地,多为沙砾堆积而成。
青龙:这里指青龙寺,可能为虚构或特指某著名寺庙。
水寺:建在水边的寺庙。
寒:寒冷,此处形容环境清冷。
蕉花:芭蕉树的花。
铺:散开,遍布。
净地:干净、神圣的地方,这里指寺庙地面。
桂子:桂花。
落:掉落。
空坛:空旷的祭坛,也可能指寺庙中空旷的地方。
持此:怀着这样的。
心为境:心境,内心的状态作为所处的环境。
应堪:应该能够承受或享受。
月夜看:在月光下观赏。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和深厚的情谊。首句“如何有归思,爱别欲忘难”直接抒发了诗人对于即将分别的朋友无法割舍的心情。接着,“白鹭沙洲晚,青龙水寺寒”通过景物描写渲染出一种淡淡的秋意和凄清之感,诗人可能在这样的环境中与友人告别,这种氛围加深了离别的哀愁。

“蕉花铺净地,桂子落空坛”则是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观察力,也暗示了一种静谧而又孤寂的情境。最后,“持此心为境,应堪月夜看”表达了诗人希望朋友能够理解他内心的深情厚谊,并在未来某个月色清朗的夜晚回想这份情谊。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含蓄,情感真挚而不失文采,是一首传统意义上的送别之作。

收录诗词(514)

皎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谢,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

  • 字:清昼
  • 籍贯:湖州(浙江吴兴)
  • 生卒年:730-799

相关古诗词

送刘司法之越

萧萧鸣夜角,驱马背城濠。

雨后寒流急,秋来朔吹高。

三山期望海,八月欲观涛。

几日西陵路,应逢谢法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送吉判官还京赴崔尹幕

江南梅雨天,别思极春前。

长路飞鸣鹤,离帆聚散烟。

清晨趋九陌,秋色望三边。

见说王都尹,山阳辟一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送如献上人游长安

关中四子教犹存,见说新经待尔翻。

为法应过七祖寺,忘名不到五侯门。

闲寻鄠杜看脩竹,独上风凉望古原。

高逸诗情无别怨,春游从遣落花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送至洪沙弥赴上元受戒

不肯资章甫,胜衣被木兰。

今随秣陵信,欲及蔡州坛。

野寺钟声远,春山戒足寒。

归来次第学,应见后心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