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林纾所作的《七十自寿(其二)》。诗中以“少年里社目狂生”开篇,描绘了诗人年轻时的豪放不羁,饮酒赋诗,携剑游走的洒脱形象。接着,“被酒时时带剑行”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放荡不羁的生活态度。
“列传常思追剧孟,天心强派作程婴”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英雄人物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在人生道路上的艰难抉择和自我牺牲精神。
“忍寒何必因人热,超义无妨冒死争”则展现了诗人的独立人格和高尚情操,他不随波逐流,不为外界压力所动,敢于坚持自己的信念,甚至不惜付出生命代价。
最后,“到此一齐都忏悔,道书坐对短灯檠”两句,似乎是对过往生活的反思与总结,诗人或许意识到,过去的种种行为虽有其价值与意义,但到了一定年龄,回首往事,不免会感到一些遗憾或后悔。同时,也表达了对道家哲学的思考,以及在晚年静坐读书,寻求心灵慰藉的平静生活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对自我成长历程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