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竹

墨君飒飒风雨鸣,垂鸾舞凤翻青绶。

一竿珍重几百缗,奚啻渭川三万亩。

金锵玉戛空琴声,婢行奴颜谢花柳。

得亭真从寂寞间,卓古高标压群丑。

不须辨直致湘江,便觉满窗凉意透。

挺然叶节抱风孤,顿应君子虚心受。

雷迸箨龙龙欲走,樱笋纷纷徒适口。

破除肉味若闻韶,王猷笑咏还依旧。

藉槛湘阴净简书,接地春华幻尘垢。

拂手笔端别有神,往来平安报良友。

前时无偶后无继,奇宝秘灵宜永久。

形式: 古风

翻译

墨色的笔尖在风雨中飒飒作响,如同垂下的鸾鸟和舞动的凤凰翻飞着青色的绶带。
这根竹竿承载的价值难以估量,何止是渭川三万亩的田地。
金玉般的敲击声回荡在空荡的琴弦上,仆人低眉顺眼,对花柳之事表示感谢。
在这个宁静的角落,真正的价值显现,超越庸俗,高洁如古代的君子。
无需向湘江辩白清白,只觉得满窗凉意透入。
竹叶坚韧,独自承受风雨,恰似君子虚怀若谷。
雷声震动,笋壳脱落,仿佛龙要腾跃,但只是供人品尝的美餐。
品尝这清淡如韶乐的滋味,王者的风范依旧。
在湘阴的洁净环境中,写下简朴的文字,春天的花朵在尘世中幻化。
挥毫之间,笔端流露出非凡神韵,传递着平安的信息给好友。
过去无人能及,未来无人可继,这稀世之宝应永存。

注释

墨君:比喻墨色的笔尖。
垂鸾舞凤:形容舞动的笔势优美。
青绶:青色的丝带,象征官职或文采。
几百缗:极言价值之高。
奚啻:岂止,超过。
渭川三万亩:比喻极广的土地。
金锵玉戛:形容声音清脆悦耳。
婢行奴颜:形容卑微的态度。
寂寞间:指不为人知的角落。
卓古高标:高尚的品格,超凡出众。
湘江:河流名,此处象征清白。
雷迸箨龙:笋壳脱落的生动比喻。
王猷:王者的风范。
藉槛湘阴:湘阴的清雅环境。
平安报良友:传达平安的信息给朋友。
奇宝秘灵:稀世之宝,珍贵而神秘。
宜永久:应该永远保持。

鉴赏

这首诗名为《墨竹》,是宋代文人秦观所作。诗人以墨竹为题,通过描绘墨色竹子在风雨中摇曳生姿,如同垂挂的鸾凤舞动着青色丝带,形象生动。诗人赞赏墨竹的价值,认为它珍贵无比,甚至比渭川的三万亩田地还要难得。接下来,他运用比喻,将竹声比作金玉相击的琴音,以及婢女和奴仆的谦卑姿态,以此赞美竹子的高洁品质。

墨竹的孤独与清高,让诗人感到内心的宁静,仿佛能带来清凉之意。他进一步强调竹子的刚直,即使在雷电中也能保持独立,暗示君子应有的气节。诗人认为欣赏墨竹就像闻到韶乐,能洗涤心灵,他的赞美之情如湘水般清澈。最后,他以湘阴的竹简和春天的花朵为背景,表达对墨竹的珍视,认为它是稀世之宝,值得长久留存。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寓意,展现了秦观对墨竹的热爱和对其品格的赞美,体现了他对高尚人格的追求。

收录诗词(571)

秦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一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 籍贯:北宋高邮(今江苏)
  • 生卒年:1049-1100

相关古诗词

醉眠亭

醉来丰瘁同,眠去身世失。

二乐擅一亭,夫子信超逸。

杯行徂老春,肱枕颓升日。

壮志未及伸,幽愿良自毕。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题五柳亭

结构依流水,新题五柳亭。

登临有遗味,攀折不胜情。

隔岸闾阎鼓,绕轩舟舫横。

形式: 古风

题双松寄陈季常

遥闻连理松,托根黄麻城。

枝枝相钩带,叶叶同死生。

虽云金石姿,未免儿女情。

想应风月夕,满庭合欢声。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题杨康功醉道士石

黄冠初饮何人酒,径醉颓然不知久。

风吹化石楚山阿,藤蔓缠身藓封口。

常随白鹤亦飞去,但有衣冠同不朽。

异物终为贤俊得,野老田夫岂宜有。

华阴杨公香桉吏,一见遂作忘年友。

日暮西垣视草归,往往对之倾数斗。

大梦之间无定论,启母望夫天所诱。

谷城或与子房期,西域更为陈那吼。

我疑黄冠反见玩,若此坚顽定醒否。

何当一笑凌苍霞,顾谢主人聊举手。

形式: 古风 押[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