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独坐》,是明代诗人王鏊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独自静坐的情景,通过一系列的比喻和反问,表达了对世事变幻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首句“世事纷纷总未真”,开篇即点出世事的虚幻与复杂,暗示了诗人对于现实世界的某种怀疑态度。接着,“闭门聊看静中身”一句,透露出诗人选择在闭门独处中寻找内心的平静,试图在静谧中找到自我。
“郢人已去谁为斲”借用典故,郢人是古代楚国的工匠,斲(zhuó)意为雕刻。此句暗含技艺高超之人已逝,无人能继之意,表达了对才华与技艺传承的忧虑。而“野老从知只爱芹”则以“野老”自比,表明自己虽不被世人理解,但依然坚守着自己的喜好与追求。
“前度刘郎非旧日”引用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典故,表达物是人非、时光流逝的感慨。“后来剔子定何人”则是对未来的疑问,暗示了对后世的思考与担忧。
最后,“悠悠今古无穷事,归钓吴山楚水滨”总结全诗,将个人的情感融入更广阔的时空之中,表达了对历史长河中无数故事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在自然山水间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解脱。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个人境遇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社会以及自然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哲学洞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