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坐

世事纷纷总未真,闭门聊看静中身。

郢人已去谁为斲,野老从知只爱芹。

前度刘郎非旧日,后来剔子定何人。

悠悠今古无穷事,归钓吴山楚水滨。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名为《独坐》,是明代诗人王鏊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独自静坐的情景,通过一系列的比喻和反问,表达了对世事变幻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首句“世事纷纷总未真”,开篇即点出世事的虚幻与复杂,暗示了诗人对于现实世界的某种怀疑态度。接着,“闭门聊看静中身”一句,透露出诗人选择在闭门独处中寻找内心的平静,试图在静谧中找到自我。

“郢人已去谁为斲”借用典故,郢人是古代楚国的工匠,斲(zhuó)意为雕刻。此句暗含技艺高超之人已逝,无人能继之意,表达了对才华与技艺传承的忧虑。而“野老从知只爱芹”则以“野老”自比,表明自己虽不被世人理解,但依然坚守着自己的喜好与追求。

“前度刘郎非旧日”引用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典故,表达物是人非、时光流逝的感慨。“后来剔子定何人”则是对未来的疑问,暗示了对后世的思考与担忧。

最后,“悠悠今古无穷事,归钓吴山楚水滨”总结全诗,将个人的情感融入更广阔的时空之中,表达了对历史长河中无数故事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在自然山水间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解脱。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个人境遇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社会以及自然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哲学洞察力。

收录诗词(859)

王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 字:济之
  • 号:守溪
  •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50—1524

相关古诗词

送同年范以贞还任宁国

不见范侯来已久,忽闻高论尚孱颜。

榜中渐觉同年少,席上难逢半日閒。

到任秪尝宁国水,题诗时对敬亭山。

谢公遗刻烦收拾,多在荒烟野草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谒文丞相祠

义气横天白日阴,巍然遗像学宫深。

千秋不化苌弘血,百折难回豫让心。

自昔奸䛕谁不死,如今元社亦销沉。

黄昏柴市风沙惨,回首行人泪不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姚少师像

下马摩挲读古碑,欲询往事没人知。

独留满月龛中像,便是凌烟阁上姿。

颊隐三毛还可识,功高六出本无奇。

一朝社稷归真主,还是臞然老衲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游华严寺

椚萝陟巘路登登,人在山房唤不应。

犬吠林间知有客,鸟啼洞口若无僧。

危阑一览总堪了,绝顶重来殊未曾。

古洞深温谁氏子,俨然趺坐对南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