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少师像

下马摩挲读古碑,欲询往事没人知。

独留满月龛中像,便是凌烟阁上姿。

颊隐三毛还可识,功高六出本无奇。

一朝社稷归真主,还是臞然老衲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姚少师像》由明代诗人王鏊所作,通过对姚少师雕像的描绘与追忆,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感慨与敬仰。

首句“下马摩挲读古碑”,生动地刻画了诗人驻足碑前,仔细阅读的情景,表现了对历史的尊重与探索。接着“欲询往事没人知”,表达了诗人试图从碑文或雕像中探寻历史故事的愿望,却因无人能解而感到遗憾,流露出一种历史的孤独感。

“独留满月龛中像,便是凌烟阁上姿”两句,将姚少师的雕像比作凌烟阁上的英烈形象,强调其在历史中的地位与影响,同时也暗示了雕像虽存,但真正的精神与事迹可能已不为世人所熟知。

“颊隐三毛还可识,功高六出本无奇”通过描述雕像的细节,进一步赞美姚少师的外貌特征与卓越功绩,同时指出其成就并非偶然,而是应得之果。

最后,“一朝社稷归真主,还是臞然老衲师”两句,以历史的变迁为背景,表达了对姚少师作为历史人物的最终归宿的思考。这里“臞然老衲师”既是对姚少师晚年形象的描绘,也暗含了对其人生哲学与精神境界的赞颂,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超越时空的精神追求和敬仰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姚少师的深切缅怀与敬仰,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收录诗词(859)

王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 字:济之
  • 号:守溪
  •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50—1524

相关古诗词

游华严寺

椚萝陟巘路登登,人在山房唤不应。

犬吠林间知有客,鸟啼洞口若无僧。

危阑一览总堪了,绝顶重来殊未曾。

古洞深温谁氏子,俨然趺坐对南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元耶律丞相墓和匏庵韵

西山几度只空还,好事怀贤厚我颜。

蒙古有公方用夏,居庸从此不为关。

犹闻窣地三髯委,自笑登高两足顽。

今日幽燕归圣代,可怜埋骨尚荒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狄梁公祠次匏庵韵

歌中妩媚亦诚豪,覆体何人脱御袍。

鍊石有方天可补,檿弧无验鬼空号。

参苓入笼还为用,稂莠当阶不受薅。

南望河阳如在眼,青山无限白云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戊申岁

百二昌期见戊申,神孙圣祖两王春。

抚绥无外乾坤旧,洗濯重光日月新。

一代讴歌还属启,百年礼乐定先秦。

明良千古今朝事,大老何当起海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