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华林家声世不渝,云仍次第秉鱼须。
乌衣门大容高盖,蝌蚪书多聚硕儒。
里巷当今为甲族,风烟从古是仙都。
岂惟一榻留徐孺,食客三千兼鲙鲈。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家庭的学术氛围和文化传承。开篇“华林家声世不渝,云仍次第秉鱼须”表现了家族在文学上的名望持续不断,如同云层层叠起,而每一代都能像持竿钓鱼般稳健地传承下去。
继而,“乌衣门大容高盖,蝌蚪书多聚硕儒”则形象地描绘了家族成员不仅才华横溢,而且学问渊博,如同门庭若市的大屋覆盖着众多硕儒之士。
接下来的“里巷当今为甲族,风烟从古是仙都”表明这个家庭在当地的声望如同甲族一般显赫,而整个环境则宛如仙境般古老神秘,充满了诗意和迷离。
最后,“岂惟一榻留徐孺,食客三千兼鲙鲈”则描绘了家中对待宾朋的盛情,如同留住贤士徐孺一般,即使是普通食客也能接纳三千之多,而兼收并蓄各种才俊。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夸张手法,展现了胡氏华林书院学术气氛的浓厚,以及家族成员对于知识与文化的尊重和追求。
不详
真宗咸平元年进士。杨亿试选人校太清楼书,擢第一,以大理评事为秘阁校理,预修图经及《册府元龟》。真宗、仁宗两朝,屡知制诰及知贡举,预修国史。尝拒草丁谓复相位制。官至翰林学士承旨兼龙图阁直学士,终知庐州。工诗,与杨亿时号“杨刘”。与杨亿、钱惟演等合编《西昆酬唱集》,后世称“西昆体”。有《刑法叙略》、《册府应言》、《玉堂集》等
久厌侯鲭静室来,卜居邻近钓鱼台。
旧山鹤怨无钱买,新竹僧同借宅栽。
斗酒谁从杨子学,扁舟空访戴逵回。
抽毫有污东阳望,但惜明时老涧才。
碧树阴浓扣砌平,华亭归梦晓频惊。
仙经若未标奇相,琴操何因寄恨声。
养气自怜鸡善胜,全身却许雁能鸣。
芝田玉水春云伴,可得乘轩是所荣。
霜晓月仍残,桐疏凤更单。
已伤春寂寂,还踏夜漫漫。
冻合仙槎路,薰馀侍史兰。
那知荀奉倩,体薄不胜寒。
需云分渥泽,禊饮恣欢游。
缇幕侵晨设,兰泉对席流。
蕙肴清萐莆,玉醴湛金瓯。
春服萋萋盛,光风滟滟浮。
桐华秾竞发,莺语巧相求。
妙曲新声合,斜阳醉未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