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西湖浪宕我能知,却赋龙岩老古锥。
便做诗家元不恶,华亭举棹是因谁。
这首诗名为《白龙洞》,作者是宋代诗人韩淲。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熟悉和对龙岩老古锥的独特感受。"西湖浪宕我能知"描绘了诗人对西湖的熟知,浪宕二字形象地展现了西湖的波光荡漾。"却赋龙岩老古锥"则转向了龙岩,将老古锥比喻为一种静默而古老的风景,暗示诗人在此处也有新的创作灵感。
"便做诗家元不恶"表达了诗人即使身为诗人,也不觉得在这样的地方作诗有什么不好,流露出他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创作的热情。最后一句"华亭举棹是因谁"则引发思考,诗人问及是谁激发了他在华亭划船作诗的兴致,可能是在感慨自然与人文的交融,或是对友人或过往经历的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西湖与龙岩的对比,展现出诗人对山水之间诗意生活的向往和对创作灵感的追寻,语言简洁,意境深远。
不详
一作子仲,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山林风雨便清凉,待把邻家社瓮尝。
到手自应无美恶,回头谁解别斟量。
深居但觉秋声起,熟睡焉知夜漏长。
未老得闲今又老,床头书册渐相忘。
华发秋来忽满梳,故人相见意何如。
强亲杯酒欢无几,尚觉篇章兴有馀。
世事纷然随野马,吾生老矣信蘧庐。
林间已下萧萧叶,雨过空山木影疏。
投老不堪别,莫云师友情。
当时建阳聚,何日上饶行。
旧事消除尽,新愁积渐生。
酒杯无浪与,醉醒是秋声。
满城风雨近重阳,独上吴山看大江。
老眼昏花忘远近,壮心轩豁任行藏。
从来野色供吟兴,是处秋光合断肠。
今古骚人乃如许,暮潮声捲入苍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