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龙洞

西湖浪宕我能知,却赋龙岩老古锥。

便做诗家元不恶,华亭举棹是因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翻译

我了解西湖的波涛汹涌,
却要为龙岩的老古锥作诗。

注释

西湖:指杭州西湖,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浪宕:形容湖水波涛起伏。
赋:此处指作诗。
龙岩:可能指某个具体的地方或者具有象征意义的地名。
老古锥:可能指龙岩的古老遗迹或特色。
元:本来,原本。
恶:讨厌,这里表示不反感。
华亭:古代地名,今上海松江区一带。
举棹:划船,泛舟。

鉴赏

这首诗名为《白龙洞》,作者是宋代诗人韩淲。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熟悉和对龙岩老古锥的独特感受。"西湖浪宕我能知"描绘了诗人对西湖的熟知,浪宕二字形象地展现了西湖的波光荡漾。"却赋龙岩老古锥"则转向了龙岩,将老古锥比喻为一种静默而古老的风景,暗示诗人在此处也有新的创作灵感。

"便做诗家元不恶"表达了诗人即使身为诗人,也不觉得在这样的地方作诗有什么不好,流露出他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创作的热情。最后一句"华亭举棹是因谁"则引发思考,诗人问及是谁激发了他在华亭划船作诗的兴致,可能是在感慨自然与人文的交融,或是对友人或过往经历的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西湖与龙岩的对比,展现出诗人对山水之间诗意生活的向往和对创作灵感的追寻,语言简洁,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2817)

韩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子仲,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 字:仲止
  • 号:涧泉
  • 生卒年:biāo)(1159—1224

相关古诗词

八月

山林风雨便清凉,待把邻家社瓮尝。

到手自应无美恶,回头谁解别斟量。

深居但觉秋声起,熟睡焉知夜漏长。

未老得闲今又老,床头书册渐相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八月六日伯皋见过

华发秋来忽满梳,故人相见意何如。

强亲杯酒欢无几,尚觉篇章兴有馀。

世事纷然随野马,吾生老矣信蘧庐。

林间已下萧萧叶,雨过空山木影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八月四日仁甫行

投老不堪别,莫云师友情。

当时建阳聚,何日上饶行。

旧事消除尽,新愁积渐生。

酒杯无浪与,醉醒是秋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风雨中诵潘邠老诗

满城风雨近重阳,独上吴山看大江。

老眼昏花忘远近,壮心轩豁任行藏。

从来野色供吟兴,是处秋光合断肠。

今古骚人乃如许,暮潮声捲入苍茫。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