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夜登秀台二绝(其二)

冰娥看尽人间世,好事如公不数枚。

却唤清罍相揖酌,汝听下界息成雷。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翻译

冰娥已经看遍了人世间的一切
像公正的事物那样,美好的事情并不多见

注释

冰娥:比喻纯洁或冷峻的观察者。
人间世:指人类社会和世间万象。
好事:美好的事情。
公:公正,这里形容事物的普遍性。
数枚:少数,形容稀少。
清罍:清酒杯,古代用于敬酒的器皿。
相揖酌:互相举杯敬酒。
汝:你,这里指冰娥。
下界:人间,与上文的‘人间世’呼应。
息成雷:气息沉重如雷鸣,形容人间的喧嚣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中秋夜登秀台时的景象和感受。"冰娥"在这里可能指的是明亮的月光,象征着纯洁与清凉,诗人以月光比喻观察人间世事的视角。"好事如公不数枚"表达了对世间美好事物的赞美,说它们稀少而珍贵,如同难得的好事。

"却唤清罍相揖酌"描述了诗人举杯邀月共饮的情景,"清罍"是形容酒杯清澈,"相揖酌"则体现了诗人与月光的互动,仿佛在向月亮敬酒。最后,"汝听下界息成雷"寓意月光带来的宁静,使得下方世界仿佛因月色而静谧,连声音都变得微弱,如同雷声消散。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月夜饮酒的场景,寄寓了诗人对人间美好事物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语言简洁,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188)

高似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清康熙《鄞县志》卷一○),一说馀姚(今属浙江)人(清光绪《馀姚县志》卷二四)。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进士,调会稽县主簿,历任校书郎,出知徽州,迁守处州。宁宗庆元六年(一二○○)通判徽州,嘉定十七年(一二二四)为著作佐郎。理宗宝庆元年(一二二五)知处州。晚家于越,为嵊令史安之作《剡录》。有《疏寮小集》、《剡录》、《子略》、《蟹略》、《骚略》、《纬略》等。事见《南宋馆阁续录》卷八、《宋史翼》卷二九

  • 字:续古
  • 号:疏寮
  • 生卒年:1158—1231

相关古诗词

木香

下帘深与意商量,无酒何如此夜长。

一树木丝仙有分,依然只作秘书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水西

抱崖一水限僧居,空翠溟濛画不如。

落日游人山窈窕,清风啼鸟竹萧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石楠

自随野意订山行,香浸楠花白水生。

借得风来帆便饱,隔溪新度一声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次韵陈校书送鹤竹笋诗

竹如鹤脚瘦交加,惊识英英玉露沙。

一见已知仙骨健,高于越箭更无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