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丹诗诀(其二十)

山林静处最宜良,或在尘中或在乡。

土德厚时丹得厚,妄为立见有迍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出自宋代陈楠的《金丹诗诀》之二十,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了道家修炼的核心理念与哲学思考。

首句“山林静处最宜良”,点明了远离尘嚣、寻求内心宁静的重要性。山林作为自然界的隐秘之地,象征着内心的避风港,是修身养性、静心悟道的理想场所。这里的“静”不仅指环境的寂静,更是心灵的平静,暗示了修炼者需要在内心深处寻找真正的平静与和谐。

接着,“或在尘中或在乡”,表明了修炼并非必须远离尘世,而是在日常生活中也能进行。无论是身处繁华的都市(尘中)还是宁静的乡村(乡),关键在于个人的心境与态度。这反映了道家哲学中“道在世间,无处不在”的思想,强调了修炼的普遍性和内在性。

“土德厚时丹得厚”,运用了五行学说中的概念,将“土”视为承载万物的基础,象征着稳定与厚实。在这里,“丹”既可理解为道教炼丹术中的丹药,也象征着修炼者内心的纯净与升华。这句话表达了在稳定与厚实的基础上,修炼者能够达到心灵的纯净与升华,实现内在的转化与提升。

最后,“妄为立见有迍殃”,告诫人们在修炼过程中要避免浮躁与妄动,否则会招致失败与祸患。这里的“迍殃”意味着挫折与灾难,提醒修炼者需保持谦逊、谨慎的态度,遵循正确的道路,才能避免误入歧途。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描绘山林静谧的场景,强调了在日常生活中追求内心平静与自我提升的重要性,同时警示修炼者要避免急功近利的心态,以稳定与厚实为基础,谨慎行事,方能达成心灵的升华与内在的和谐。

收录诗词(109)

陈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陈泥丸。(常以土掺合符水,捏成小丸为人治病,故世号陈泥丸。)金丹派南宗徒裔尊为“南五祖”之一。南宋高道,以箍桶为业。自云“道光禅师薛紫贤,付我归根复命篇”。宋徽宗政和年间擢举道录院事,后归隐罗浮山。不数年,定居长沙,开创南宗“清修派”。为南宗第四代传人,“南五祖”之四。四祖达到160岁以上

  • 号:翠虚子
  • 籍贯:惠州博罗(今属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小金口)
  • 生卒年:公元?----1213

相关古诗词

金丹诗诀(其二十一)

室宜向木对朝阳,兑有明窗对夕光。

照顾有名人莫晓,暮阴不得闭金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金丹诗诀(其二十二)

八门运化应时开,进退随金定往来。

莫息明炉并百户,安然二鼎位三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金丹诗诀(其二十三)

六百篇中起伏明,三光须顺日虚盈。

推移八卦明斤两,刻漏相参莫住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金丹诗诀(其二十四)

阴火息时阳火销,理分卧立顺羲爻。

更随黑白天边月,六候方终晦朔交。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肴]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