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金丹诗诀(其二十四)》由宋代道士陈楠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了道家内丹修炼的哲理与宇宙观。
首句“阴火息时阳火销”,形象地描绘了内丹修炼中阴阳二气相互转化的过程。阴火象征着内在的寒性或阴性的能量,阳火则代表热性或阳性的能量。当阴火减弱或消失时,阳火也随之消融,体现了阴阳平衡与转化的自然法则。
次句“理分卧立顺羲爻”,进一步阐述了修炼者应顺应自然规律,无论是静卧还是站立,都应遵循宇宙的运行之道,即《周易》中的阴阳爻象。这里强调了修炼者在日常生活中,无论处于何种状态,都应保持与宇宙和谐一致的心态和行为。
后两句“更随黑白天边月,六候方终晦朔交”,将修炼过程与自然界的变化相联系,以月亮的盈亏变化来比喻修炼中的周期性和渐进性。月亮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新月的循环,象征着修炼者从初识道法到精进修炼,直至最终达到精神与物质合一的境界。这里的“六候”可能指的是四季变换,暗示修炼是一个持续且有规律的过程,最终达到阴阳调和、内外合一的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道家内丹修炼的哲学思想,还蕴含了对自然界的深刻洞察和对生命本质的探索,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中追求和谐统一、顺应自然的生活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