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法薰所作的《昭长老请赞》。诗中以独特的比喻手法描绘了昭长老的形象。"全无孔窍"形容其或许外表平凡,不露锋芒;"指桑骂柳"则暗示其言语犀利,直接点明事物本质。"瞎衲僧正眼"可能是指他虽然看似盲目,但内心洞察力强,看问题深入;"破东山暗号"则可能表示他能揭示深层的秘密或真理。
"三点前,三点后"可能是时间的隐喻,也可能是强调他的言行前后一致。"起模画样已无端"表明他的行为与众不同,不拘泥于常规;"一任傍人论好丑"则显示出他对他人评价的淡然态度,无论他人如何评说,他自守本心。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通过象征和隐晦的表达,赞扬昭长老独特性格和深邃智慧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