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送裴侍御监五岭选

万里番禺地,官人继帝忧。

君为柱下史,将命出东周。

歇马傍川路,张灯临石楼。

棱棱静疏木,濞濞响寒流。

榔叶四荒外,梅花五岭头。

明珠尉佗国,翠羽夜郎洲。

夷俗富珍产,土风资宦游。

心清物不杂,弊革事无留。

举善必称最,持奸当去尤。

何辞桂江远,今日用贤秋。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翻译

广阔的番禺之地,官员们继承着帝位的忧虑。
您担任柱下史,奉命离开东方的周朝前往任职。
在路边停下马匹,点亮灯火靠近石楼。
寂静的稀疏树木,寒冷的水流发出潺潺声。
桄榔叶生长在偏远之地,梅花盛开在五岭之巅。
明珠照亮了尉佗的国度,翠羽装饰着夜郎的岛屿。
异族风俗富有珍贵的资源,地方风情吸引着仕途之人。
内心清净,不受外界干扰,改革之事不留遗留。
选拔人才必定以最优者为先,打击邪恶绝不姑息。
不畏路途遥远至桂江,今日正是任用贤才之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赴任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远行者的一种关切和期许。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从自然环境到人物心境都有细腻的刻画。

“万里番禺地,官人继帝忧。”开篇便设定了一种宏大的背景,将读者的视线引向遥远的地方,同时也传达了官员肩负的重任和国家的忧虑。

“君为柱下史,將命出东周。”这两句诗表明了送别之人是一位掌握历史记录的人物,他将要踏上一段新的旅程,前往东周去承担新的使命。

“歇马傍川路,张灯临石楼。”这里描绘了一种静谧的夜晚场景,马儿在川边休息,主人则在石头筑成的楼阁中点起了灯光。这种宁静与孤寂形成鲜明对比,体现出行者内心的复杂情感。

“棱棱静疏木,濞濞响寒流。”这两句诗通过树木和溪水的声音,传递了一种深秋或初冬的冷清气息。树叶在微风中沙沙作响,溪水则因寒冷而声音更为清晰。

“榔叶四荒外,梅花五岭头。”这两句诗则是对远方自然景观的描写,榔叶可能指的是某种植物或果实,而“梅花五岭头”则明确指出了送别之地的特定地点——五岭。

“明珠尉佗国,翠羽夜郎洲。”这两句诗中,“明珠”和“翠羽”可能是对远方某些珍贵物品或异域风情的描述,它们与送别之人的旅途有关联。

“夷俗富珍产,土风资宦游。”这里提到了异乡的习俗和珍贵的出产,以及这些元素如何丰富了宦游(即官员的仕途生活)的经历。

“心清物不杂,弊革事无留。”这两句诗表达了一种超脱的心境,即使身处纷扰复杂的世间,也能保持一颗清澈的心,不为外界所累。

“举善必称最,持奸当去尤。”这两句诗则是在劝勉送别之人,无论是善行还是恶行,都应受到相应的评价和对待。

“何辞桂江远,今日用贤秋。”最后,诗人以“桂江”作为送别的地点,强调了今天这一天,是一个适合使用贤能之人的时刻。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和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入探究,展现了一位官员赴任途中的情感变化和诗人送别的心意。

收录诗词(125)

李颀(唐)

成就

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经历

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

  • 籍贯: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
  • 生卒年:690-751

相关古诗词

奉送漪叔游颍川兼谒淮阳太守

罢吏今何适,辞家方独行。

嵩阳入归梦,颍水半前程。

闻道淮阳守,东南卧理清。

郡斋观政日,人马望乡情。

叠岭雪初霁,寒砧霜后鸣。

临川嗟拜手,寂寞事躬耕。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送马录事赴永阳

子为郡从事,主印清淮边。

谈笑一州里,从容群吏先。

手持三尺令,遣决如流泉。

太守既相许,诸公谁不然。

孤城连海树,万室带山烟。

春日溪湖净,芳洲葭菼连。

炊粳蟹螯熟,下箸鲈鱼鲜。

野鹤宿檐际,楚云飞面前。

听歌送离曲,且驻木兰船。

赠尔八行字,当闻佳政传。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送王昌龄

漕水东去远,送君多暮情。

淹留野寺出,向背孤山明。

前望数千里,中无蒲稗生。

夕阳满舟楫,但爱微波清。

举酒林月上,解衣沙鸟鸣。

夜来莲花界,梦里金陵城。

叹息此离别,悠悠江海行。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送东阳王太守

江皋杜蘅绿,芳草日迟迟。

桧楫今何去,星郎出守时。

彤襜问风俗,明主寄茕嫠。

令下不徒尔,人和当在兹。

昔年经此地,微月有佳期。

洞口桂花白,岩前春草滋。

素沙静津濑,青壁带川坻。

野鹤每孤立,林鼯常昼悲。

形式: 排律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