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湖阻风二首(其一)

水阔风还怒,舟轻浪更颠。

云容初过雨,湖势欲吞天。

沙觜青枫外,鱼罾白鸟边。

夕阳应到岸,沉醉酒家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水面宽阔风势猛烈,船身轻盈波浪翻腾。
乌云刚刚散去,湖面仿佛要吞没天空。
沙滩尽头枫树环绕,捕鱼的网靠近白鸟栖息地。
夕阳即将落山,我打算在酒家沉醉后入睡。

注释

水阔:水面宽阔。
风还怒:风势猛烈。
舟轻:船身轻盈。
浪更颠:波浪翻腾。
云容:乌云的形态。
初过雨:刚刚散去的雨。
湖势:湖面的气势。
欲吞天:仿佛要吞没天空。
沙觜:沙滩的尽头。
青枫:枫树。
鱼罾:捕鱼的网。
白鸟边:靠近白鸟栖息的地方。
夕阳:傍晚的太阳。
应到岸:即将落山。
沉醉:喝得非常醉。
酒家眠:在酒家入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示了诗人在风暴中遇到湖泊阻挡时的情景。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浓烈,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波澜。

首句“水阔风还怒,舟轻浪更颠”写出了湖面在狂风巨浪下的惊涛骇浪景象。这里的“水阔”指的是开阔的湖面,而“风还怒”则表达了风暴并未平息,反而愈演愈烈。诗人用“舟轻浪更颠”形容小船在巨浪中摇摆不定的危险状态,从而传递出一种紧张和不安的情绪。

接下来的“云容初过雨,湖势欲吞天”则描绘了云层刚刚掠过雨幕后的壮丽景象。这里的“云容”指的是厚重的云朵,“初过雨”表明大雨即将来临或刚刚过去,而“湖势欲吞天”则形容湖水在风暴作用下波涛汹涌,似乎要与天空相连,显示出自然界的力量和壮观。

第三句“沙觜青枫外,鱼罾白鸟边”转而描绘了湖岸的情景。“沙觜”可能指的是湖滨的细沙,“青枫”则是树木的名称,这里用来形容湖岸边的自然风光。而“鱼罾白鸟边”则表明在这个地方,水中有鱼网,而天空中则飞翔着洁白的鸟儿,这些生灵似乎与狂风暴雨无关,自得其乐。

最后,“夕阳应到岸,沉醉酒家眠”描绘了诗人在经历了一番惊涛骇浪后,终于等到了太阳西下时刻,并在酒家的温暖中找到了片刻的安宁。这里的“夕阳应到岸”暗示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变化,而“沉醉酒家眠”则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暂时逃避,以及内心深处对于平静与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一种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不拔和求生欲望,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生命中那份难得的宁静与安慰的深切渴望。

收录诗词(1042)

王之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 籍贯:庐州濡须

相关古诗词

为兴国周少隐题

紫翠森攒面面山,个中佳致为君还。

凭阑人在风尘表,落纸诗成咳唾间。

良夜幸陪红袖醉,清时聊伴白鸥閒。

笼纱归去高城晚,凝翠堂东月满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为彭积甫题熙春堂

似闻伐石旋诛茅,已见高堂荫乐郊。

百里湖山供眼界,满城桃李动春梢。

寒梅过尽看成实,乳燕飞来欲定巢。

何日登临閒信马,路边人复少年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肴]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