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香.又

灵鹊填桥,蛛丝结网,彩笔绣丝乞巧。

玉案香浓,翠屏夜静,回忆前情已杳。

左芬陡失,只剩得、悲多欢少。

空惹一腔幽恨,何人可称同调。

凄凉暮境,有若个承颜,愁肠难了。

冷落庭闱,怎奈梦魂颠倒。

自念病躯孱弱,似饮露、愁蝉附萤草。

每执尖毫,中心悲搅。

形式: 词牌: 天香

鉴赏

这首《天香》词,由清代词人许禧身所作,情感深沉,意境幽远,描绘了一位女子在七夕乞巧节时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现实孤独处境的感慨。

词中以“灵鹊填桥,蛛丝结网”开篇,巧妙地引入了七夕节的传统意象——鹊桥相会和蜘蛛结网,象征着爱情的美好与期待。然而,接下来的“玉案香浓,翠屏夜静,回忆前情已杳”,却将读者带入了女子内心的哀伤之中,她回忆起往日的甜蜜与温馨,却发现这一切已成过往云烟,令人不禁感伤。

“左芬陡失,只剩得、悲多欢少。空惹一腔幽恨,何人可称同调。”这几句进一步深化了女子内心的孤独与寂寞。她失去了与之共享欢乐的人,只剩下无尽的悲伤与遗憾,无人能理解或共鸣她的痛苦。

“凄凉暮境,有若个承颜,愁肠难了。”描绘了女子晚年生活的凄凉与无助,即使有人陪伴,也无法填补内心的空虚与忧愁。

“冷落庭闱,怎奈梦魂颠倒。”指出女子不仅在现实生活中感到孤独,连梦境也变得混乱颠倒,无法获得安宁。

最后,“自念病躯孱弱,似饮露、愁蝉附萤草。每执尖毫,中心悲搅。”表达了女子对自己身体状况的忧虑,以及在创作中寻求慰藉,但内心依旧充满悲痛与挣扎。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女子在七夕节这一特殊时刻,面对爱情逝去、生活孤独与自我挣扎的复杂心情,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收录诗词(102)

许禧身(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高阳台.又

玉案花芬,金炉香袅,桐阴竹径纵横。

罗样仙云,纤纤微月光生。

此心已是沾泥絮,奈抛开、欲罢难平。太零丁。

露电光阴,转眼浮萍。

谢庭冷落归何处,念膝前婉顺,每出真诚。

天杳瑶台,倩谁传语衷情。

残更远听声声碎,入纱帏、梦也无成。最堪惊。

泪结衷肠,双鬓星星。

形式: 词牌: 高阳台

清平乐.梦女持卷问字,以此绘合家欢记之,即题此图

曲栏杆畔。玉立浑忘倦。风采依然窥笑面。

凉透梧桐庭院。视他孺慕依依。承欢膝下牵衣。

蕉叶半窗月影,落花满地声稀。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清平乐

人生无定。幻境如泡影。碌碌红尘终未冷。

何日黄粱梦醒。连朝阴雨溟濛。凄凉况味谁同。

只剩一身憔悴,脸儿那得春风。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清平乐

彩毫留影。态若閒云静。手把一篇奇字问。

权当合家欢庆。如生玉色温文。何其青鸟无痕。

只道仙凡可转,终朝面壁消魂。

形式: 词牌: 清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