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韵谢张持甫过访二首(其二)

道自周衰说异同,眼明伊洛振遗风。

过人高行非难事,入圣微言本大公。

道在鬼神常共在,术穷天地本无穷。

三才并处君知否,不尔何裨造化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文学家刘宰所作,标题为《再韵谢张持甫过访二首(其二)》。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颇具哲理的诗,它探讨了道德修养、人与自然关系等深邃主题。

“道自周衰说异同”这一句,直指周朝衰败之际,道德仍旧是人们讨论的话题。这里的“道”涵盖了儒家、道家的理念,反映出诗人对古代哲学思想的尊崇。

“眼明伊洛振遗风”则描绘了一位智者或圣人的形象,这个形象能够洞察伊水(即黄河)与洛水间的古风,并加以弘扬。这里的“遗风”暗示了对传统文化的珍视。

第三句“过人高行非难事,入圣微言本大公”,表达了一种超越常人的道德修养,认为达到圣贤之境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而是需要深刻理解和实践圣人之言的结果。这里的“大公”指的是一种不偏不倚、无私无我的高尚品格。

接下来的“道在鬼神常共在,术穷天地本无穷”,则进一步阐述了“道”的普遍性和深远性,认为它存在于一切有灵的生命之间,同时也指出了修行之“术”是无边际的,不受空间时间限制。

最后两句“三才并处君知否,不尔何裨造化工”,提出了一个哲学问题,即自然界中的天、地、人(三才)是否能够并存,若不能,那么人类又怎样在这宇宙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和使命。这里的“不尔”表达了诗人对这个问题的质疑,而“何裨造化工”则是对自然法则和人类创造之间关系的一种探讨。

总体来看,这首诗充满了哲理思考,既有对古代文化的敬仰,也有对个人修养与宇宙和谐相处的深刻追问。

收录诗词(535)

刘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再韵谢张持甫过访二首(其一)

瓮牖篝灯一笑同,地炉烧火愧家风。

论财以义轻浮俗,论道归儒识至公。

行异于时方易沮,理趋于数要深穷。

老来狂斐君无诮,他石犹堪付玉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同叶恭叔郑节卿饮于赵子野官舍

相望各千里,相逢酒一壶。

交情贯金石,诗思渺江湖。

夜雨滋园菊,秋风落井梧。

归欤吾有日,聚散一长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次姜君玉韵且贺北固新居(其一)

车来流水马如龙,北上精蓝西复东。

雅意只贪山在近,高标谁与子相同。

门开正好来三益,文就何妨送五穷。

拟向岩前分半席,可能辟地著邻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次姜君玉韵且贺北固新居(其二)

门外青山跨伏龙,山头未晓日生东。

竹林已喜王戎近,莲社还堪惠远同。

盛事正应符地胜,清才岂必坐诗穷。

欲成善颂陪张老,自笑尊前一秃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