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龚诩的《甲戌民风近体寄叶给事八首(其一)》描绘了社会动荡时期百姓的苦难生活。诗中通过"疫疠饥荒相继作,乡民千万死无辜",展现了瘟疫和饥荒接踵而至,导致大量无辜民众丧生的悲惨景象。"浮尸暴骨处处有,束薪斗粟家家无"进一步强调了死亡的普遍和生活的艰难,连基本的柴火和粮食都变得极其匮乏。
诗人借此揭示了前后政策变化带来的后果:"只缘后政异前政,致得今吴非昔吴",暗示当前社会状况与过去相比大不如前,是由于统治者政策失当。最后,诗人以"寄语长民当自责,莫将天数厚相诬"告诫地方官员应当自我反省,不要将社会问题归咎于天命,表达了对改善民生的期待和对官员责任的警示。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具有强烈的批判性和警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