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台

待罪东轩仅两秋,搉酤事了且夷犹。

奖崇善类询舆论,过访仁贤棹小舟。

契合通家心异姓,情敦同气迈凡流。

金沙台上聊舒乐,即景题诗閤酒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我在东轩任职时间不长,只有两秋,处理完酿酒事务后悠闲自在。
我听取众人意见,奖励善行,乘船拜访仁德贤能之人。
尽管我们姓氏不同,但心如一家,情感深厚,超越常人。
在金沙台上暂且享受快乐,就眼前景色题写诗歌,举杯共饮。

注释

待罪:担任官职并承受可能的责罚。
东轩:指作者任职的地方。
仅两秋:时间很短,大约两年。
夷犹:悠闲自得。
奖崇:奖励推崇。
舆论:公众的意见。
仁贤:仁爱而有才德的人。
棹:划船。
契合:心意相合。
通家:如同一家人。
异姓:不同的姓氏。
迈凡流:超越常人。
金沙台:可能是一个地点或比喻金黄的沙地。
聊舒:暂且舒展。
閤酒瓯:饮酒的小杯子,閤是盖子,瓯是古代的一种小口大腹的陶器。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作品《金沙台》,诗人以个人的贬谪生涯为背景,表达了在东轩任职期间的闲适与积极态度。"待罪东轩仅两秋",诗人自嘲贬谪时间虽短,但心境却已历练成熟。"搉酤事了且夷犹",他描述自己处理政务之余,享受着悠闲的生活。

"奖崇善类询舆论",体现了他对公正和舆论的重视,表明他在贬谪中仍关注社会风气。"过访仁贤棹小舟",通过拜访德行高尚的人,诗人展现了对道德修养的追求。"契合通家心异姓,情敦同气迈凡流",表达了诗人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超越了血缘关系的限制。

最后两句"金沙台上聊舒乐,即景题诗閤酒瓯",描绘了诗人于金沙台上饮酒作诗的场景,流露出其在逆境中寻找快乐,以诗酒为乐的生活态度。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寓含哲理,展现了苏辙在贬谪中的乐观与坚韧。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雨中宿酒务

微官终日守糟缸,风雨凄凉夜渡江。

早岁谬知儒术贵,安眠近喜壮心降。

夜深唧唧醅鸣瓮,睡起萧萧叶打窗。

阮籍作官都为酒,不须分别恨南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江]韵

雨过

东南流注已鸣涧,西北霏微仅敛尘。

人意共怀艰食病,天公那有不仁人。

云移已分贫无福,雩应方知社有神。

田里相望无一舍,终年苦乐会须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驾幸亲贤宅赠随驾诸公

日日南风夜气烦,一声鸣䟆万人看。

禁沟飞水清黄道,凉殿分冰遍从官。

急雨未成昏观阙,微飙稍觉泛和銮。

相看挥汗尘埃里,散发何人旧不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临江萧氏家宝堂

高人不解作生涯,唯有中堂书五车。

竹简多于孔氏壁,牙签新似邺侯家。

田园岂是子孙计,青紫今为里巷誇。

富贵早知皆有命,君应未厌十年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