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一日

授衣念徂节,阖棺伤故人。

故人昔送我,把酒湍水滨。

只道后期易,岂知无会因。

死生意不及,欲语鼻先辛。

既乏羡门术,安得如松筠。

寒暑更数十,应亦同埃尘。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翻译

想到换季时节,阖上棺木感怀故人。
昔日故人曾在此,河边共饮话别情。
原以为重逢容易,却未料此生永诀。
生死相隔难言说,想哭鼻子已酸涩。
没有神仙术可求,怎比得过松竹坚韧。
历经寒暑数十载,想必都化为尘土。

注释

徂节:季节变换。
阖棺:入殓。
故人:老朋友。
后期:日后重逢。
无会因:无法相见的原因。
死生意不及:生死之隔难以言表。
羡门术:长生不老之术。
松筠:松竹,象征坚韧。
寒暑:四季更替。
埃尘:尘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九月一日》,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首句“授衣念徂节”描绘了诗人深秋时节准备冬衣,意识到季节更迭,暗示岁月匆匆;“阖棺伤故人”则流露出对故去亲朋的怀念,以及对死亡的无奈。

接下来,“故人昔送我,把酒湍水滨”回忆起昔日友人送别的情景,酒香与流水声交织,显得温馨而感伤。“只道后期易,岂知无会因”表达了诗人对未能预料到的生死离别之痛,意在强调世事无常。

“死生意不及,欲语鼻先辛”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悲凉,言及生者对死者无法挽回的遗憾,想说的话却只能化为辛酸的泪水。“既乏羡门术,安得如松筠”借用古代仙人羡门的典故,感叹自己没有长生不老之术,如同寻常草木,经受不住时间的考验。

最后两句“寒暑更数十,应亦同埃尘”总结全诗,表达出诗人对人生短暂、终将归于尘土的深刻认识,充满了对生命的无尽感慨。整体而言,这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深度的怀旧之作。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九月二十四日大风

秋飙无踪迹,空中声奔驰。

枯桑因已验,老病仍先知。

惊沙入破隙,危叶堕绿枝。

幽怀聒不寐,山岳将恐移。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九月十一日下昭亭舟中

平生山野性,坐卧爱流水。

适从昭亭来,兴自明河起。

小舟浮轻槎,身入星辰里。

饮牛谁家郎,照鬓谁家子。

隔岸心相望,翻然洲鹊喜。

滩头磷磷石,欲赠畏指毁。

留取自支机,成都无卜士。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九月十八日山中见杜鹃花复开

山中泉壑暖,幽木寒更华。

春鸟各噤口,游子未还家。

云谁未及还,对此重兴嗟。

何必因啼血,颜色胜曙霞。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九月十六日自许昌回至京师胥平叔宋中道迓于郊外

今日至国门,二子来迎我。

适遇信陵冢,冢棘秋叶堕。

翩翻随人飞,拂马右或左。

谓此独无情,亦与吾意可。

形式: 古风 押[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