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池道上

风雨连宵入夜昏,朝来一蹇过郊园。

圯桥水断归村路,新柳烟屯废苑门。

火烧荒原人上冢,鸦啼古庙客销魂。

年年寒食东皋道,傍岸何时结草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莲花池道上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浓郁的自然与人文气息。首联“风雨连宵入夜昏,朝来一蹇过郊园”以风雨交加的夜晚开篇,渲染出一种沉闷而略带凄凉的氛围,随后“朝来一蹇过郊园”则在转折中透露出一丝生机与希望,仿佛黎明前的黑暗即将过去。

颔联“圯桥水断归村路,新柳烟屯废苑门”进一步展开画面,圯桥、断水、归村路、新柳、烟屯、废苑门,这些意象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静谧而又充满历史沧桑感的乡村图景。圯桥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断水暗示着自然环境的变化,而新柳与烟屯则带来了新生与希望的气息,废苑门则让人感受到岁月的痕迹和历史的厚重。

颈联“火烧荒原人上冢,鸦啼古庙客销魂”将视角转向更为深沉的情感层面。火烧荒原与上冢的场景,不仅展现了生命的脆弱与无常,也寄托了对逝去亲人的哀思。古庙中的鸦啼,则更添了几分悲凉与孤寂,让旅人的心灵受到触动,陷入深深的思绪之中。

尾联“年年寒食东皋道,傍岸何时结草轩?”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人生短暂的感慨,以及对于未来生活的期待与向往。寒食节是追思先人的节日,东皋道则是诗人经常行走的道路,结草轩则是他心中的理想居所。这一联既是对过往的回顾,也是对未来的一种憧憬,体现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积极与对美好未来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历史、自然与人文之间深刻联系的感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234)

敦敏(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二弟病足诗以慰之

君不见乐天敝袍春晚天,摩挲病脚日阳前。

又不见秦系五字偏师劲,往往裸足常终年。

自古诗人多此疾,君今同病应相怜。

犹不废我啸歌乐,尚能彳亍林泉边。

朱门曳裾苦羁靮,长安健步多奔颠。

慎勿轻信道人术,勃踤始悔酬诗篇。

赠君一言应怡颜,到处驰驱不得意,不如闭门静坐无事即神仙。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吊宅三卜孝廉(其一)

昔年同虎门,联吟共结社。

月明新雨句,岂在樊川下?

无何游浙东,飘然竟我舍。

昨岁遇燕市,酒楼频系马。

嗟君泣路穷,谁属知音者。

逆旅艰游子,竟去修文也。

招魂赋楚些,辞哀不能写。

形式: 古风 押[马]韵

吊宅三卜孝廉(其二)

大暮安可醒,一痛成千古!

岂真记玉楼,果为芙蓉主。

青枫照夜寒,薤露悲吟苦。

想君深闺梦,念切题名簿。

呜呼埋玉痛,暂寄他乡土。

仰天忽大叫,俯首泪如雨。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八里庄望山

平生不识西山路,望眼欣逢一霁颜。

两屐未穿幽磴险,孤峰遥接白云閒。

青松古寺来新雨,碧嶂晴□□□□。

□□□□□□□,□□□□□□□。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