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道中

越客归舟向洞庭,心随一雁入空冥。

烟开沅水双流合,帆转衡山九面青。

魂返江枫哀楚些,曲终瑶瑟怨湘灵。

振衣已出尘埃外,渔父何因笑独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鉴赏

这首《湘江道中》由清代诗人沈用济所作,描绘了诗人行经湘江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深邃的情感与自然景色的交融。

首联“越客归舟向洞庭,心随一雁入空冥”,以“越客”自指,点明诗人正乘舟前往洞庭湖,心绪随着南飞的大雁一同飘向深远的天空,营造了一种悠远而孤寂的氛围。

颔联“烟开沅水双流合,帆转衡山九面青”,描绘了湘江两岸的壮丽景象。沅水与另一条河流交汇,烟雾散去,展现出两河汇合的壮观;远处的衡山在阳光下呈现出九个不同的青色面,色彩层次丰富,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与细腻。

颈联“魂返江枫哀楚些,曲终瑶瑟怨湘灵”,通过“魂返”和“哀楚些”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和神话传说中湘水女神湘灵的怀念与哀思,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忧郁与感慨。

尾联“振衣已出尘埃外,渔父何因笑独醒”,诗人通过“振衣”这一动作,象征性地摆脱了世俗的束缚,达到了精神上的自由。然而,“渔父何因笑独醒”,则以渔父的笑反衬出诗人的孤独与清醒,引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对湘江沿途景色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思考,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23)

沈用济(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由丽江抵北流

频年鞍马历荒陬,唐代羁縻是此州。

瑶洞千蟠攀岭怯,鬼门一线入天愁。

朝昏吹角呼林鹿,妇女张弓射野牛。

却望伏波铜柱在,飞鸢跕跕海西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天下大师墓

曾闻遁迹入禅关,身似浮云到处闲。

解道龙蛇潜草野,何年弓剑榜桥山。

缁衣那有中官识,御马谁迎老佛还?

一自樱桃无荐地,肯留封树在人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海幢寺观大水西下

郁水西来万壑奔,倒翻塔影荡云根。

中间一束高腰峡,直放惊涛出海门。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题谢皆人诗后

红桂飘香月露清,玉完天上奏瑶笙。

白头弟子秋风里,来听霓裳第一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